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共33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共33份)》 共有 33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年级 七 科目 数学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题 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授课类型 新授型 课标依据 认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一、教材分析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在前面学习了“两线四角”的基础进行学 习的,并且在学生具备了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讲授的。学习 它会为后面的学习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平行线性质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石”。 教材从学生年龄特征出发,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然后与同伴交流、 探索、总结归纳,得出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这样的安排使抽象 的概念让学生更易于接受,并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真正享受到探索的乐趣。本 节课的内容主要渗透了分类的数学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用 于解决新问题。同时让学生尝试运用观察、类比、归纳等数学方法。 二、学情分析 在小学所学的简单几何的基础上递进为直线的相交。虽然是简单的知识但作 为新知识部分学生还是会接受困难所以要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空间想象能 力。 三、教 学目 标 知识与 技能 1.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2.会在复杂或变式的图形中找出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并能说出它 们分别是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过程与 方法 先通过简单的图形了解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再由浅入深地在复杂 或变式的图形中找出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并说出它们分别是哪两条直 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通过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这三类位置关系的两个角的认识,体会 识图的重要性,提高看图识图的本领. 教学 重点 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四、教 学重 点难 点 教学 难点 在复杂或变式的图形中找出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并能说出它们分 别是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 五、教法学法 观察、分析、类比、归纳、概括。六、教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学过 程设 计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研究了一条直线与另一条直线相交的情形,接下来,我 们进一步研究一条直线分别与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形。 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如图,直线 a、b 与直线 c 相交,或者说,两条直线 a、b 被第三 条直线 c 所截,得到八个角。 我们来研究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的关系。 ∠1 与∠2、∠4 与∠8、∠5 与∠6、∠3 与∠7 有什么位置关系? 在截线的同旁,被截直线的同方向(同上或同下).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同位角。(同位角形如字母“F”) ∠3 与∠2、∠4 与∠6 的位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在截线的两旁,被截直线之间。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内错角.(内错角形如字母“Z”) ∠3 与∠6、∠4 与∠2 的位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在截线的同旁,被截直线之间。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同旁内角.(同旁内角形如字母 “U”) 思考:这三类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1)都不相邻即不存在公共顶点;(2)有一边在同一条直线 (截线)上。 三、例题 例如图,直线 DE,BC 被直线 AB 所截,(1)∠1 与∠2、∠1 与 ∠3、∠1 与∠4 各是什么角?为什么?(2)如果∠1=∠4,那么∠1 与∠2 相等吗?∠1 与∠3 互补吗?为什么? 通 过 图 片 展 示导入新课,使数 学学习与学生的 生活融合起来,从 学生的生活经验 和已有的知识背 景出发,激发了学 生浓厚的学习兴 趣,让他们在生活 中去发现数学、探 究数学、认识并掌 握数学。同时为引 入新课作了铺垫。 培 养 了 学 生 的观察能力。提出 具有启发性的问 题,刺激学生的原 有认识结构,激发 学生探索问题的 激情。让学生从接 受知识到探究知 识,从个人学习到 合作交流。这为课 堂教学中注入一 种新课程理念。 给 学 生 提 供 了充分思考、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 生表达自己的发 现,并在交流和发 现中获得成功的 体验。让学生代表 发言,锻炼学生的 语言表达能力,让 学生的个性得到 充分的展示。培养 学生多角度思考, 充分激发学生的 成就感。此题完成 后,学生已顺利达 到教学目标。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