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风雨吟》
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
2.熟读成诵,感受诗中蕴含的情感与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诗句的深意
作者简介:
芦荻(原名陈培迪)的创作高峰期是 1935 年至 1940 年左右,后来主要编刊物。所以我
认为这首诗可能写于 20 世纪 30 年代后期。
创作背景:
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作为一个广东诗人,芦荻久居南国,对中国南方的大风大雨
应该十分熟悉。《风雨》一诗的立意,在当年应该很新颖。它将自然的风雨、社会的风雨以
及心中的风雨融合在一起。诗也写得简洁、有力,前四行节奏不错。然而,这种直抒胸怀的
战士般的诗,现在看,已经类似古董。欧洲艺术 100 年前进入现代主义后,中国“朦胧诗”
以后,诗人们已经很少这样写了。
但是它可能仍然能激励某些人,比如黄子建先生(当然还有将此诗选入教材者等)曾
满怀热情地评道:“全诗只有 6 行 36 个字,然而,其风,呼啸奔腾、摧枯拉朽;其雨,滂
沱而下,变陆地为大海于一霎,有一种强大的冲击力,令人不寒而栗。”不寒而栗的感觉,
我没有产生。但中间两行“郊原如海/房舍如舟”的视野与气势都不小。
作品赏析:
《风雨吟》一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六句,却以丰富的意象,构成了一种诗的境界,并借此
表达出了诗人的情怀。
开头两句“风中大地卷来,雨中大地卷来”,诗人描绘了在铺天盖地的疾风骤雨中,世
界的陌生化给人的冲击与感受。这里,“风”“雨”都是颇有象征意味的意象,但它们首先
一定是指自然界中的“风”与“雨”,因为诗句中描绘的恰是自然界的狂风骤雨给诗人的真
切体验:在狂风和笼罩天地的滂沱大雨中,“大地”也好像变成了一片波涛起伏的海面。
“卷”这个动词极为生动,描绘出了它动荡的、不安定的,而且被裹挟着的颇有气势
的冲过来的动态。而且,由于动词“卷”的生动使用,“大地”实际上已经被描绘成了大海,
所以“大地”也是个生动的且更有主体地位的意象,它与“风”“雨”一起构成了一种气势
恢宏、惊心动魄甚至有些让人畏惧的意境,虽然没直接写到“音效”,但读者可以从这声势2
浩大的气势中想象到风雨的狂啸怒吼及令人震撼的喧嚣,并且由此引发了诗人的进一步联想
与想象。
接着,作者连用了两个极富画面感的比喻:“郊原如海,房舍如舟”。“如海”的“郊原”,
“如舟”的“房舍”,不仅写出了无边无际、没有尽头、汹涌澎湃的茫茫大地中“房舍”的
渺小,更写出了“房舍”在风雨中的飘摇不定。至此,这些意象已充分展示了诗人内心的飘
摇、波动、不定甚至是些许的恐惧。
“ 我有年轻的舵手的忧怀 在大地的海上”
诗的结尾再次出现“大地”这个本体,并以此来做修饰“大海”这个喻体的定语,正由
于诗人在“大地的海上”,在这狂风骤雨笼罩四野的飘摇不定的“如海”的大地上,所以“我”
有的才是满腔“忧怀”。至此,全诗中的“风”“雨”及题目中的“风雨”的象征含义就昭
然若揭了,它们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没有人生阅历与
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它们也指“人生”的坎坷与遭遇,诗中表达了一个年轻人面对难
以预料的人生之路对把握人生方向与目标的认同感与茫然。
读诗常常要“知人论事”。诗作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那时中国的“大地”是怎样的“大
地”?那时中国“大地”又在遭受怎样的“风雨”的侵袭呢?关于这些,诗歌一开始实际上
已经告诉读者了,那么很显然这“忧怀”还可以理解为一个有志向的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
浪的有为青年,面对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而产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与对中国社会前途、对
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
同学思考:
1.《风雨吟》一诗中的动与静是怎样结合的?
【交流点拨】从动、静关系上看,第一节两行是动,是“卷”“奔”;第二节是静,是两个
“如”。
2.试着赏析“郊原如海,房舍如舟”。
【交流点拨】作者连用了两个极富画面感的比喻,“如海”的“郊原”,“如舟”的“房
舍”,不仅写出了无边无际、没有尽头、汹涌澎湃的茫茫大地中“房舍”的渺小,更写出了“房
舍”在风雨中的飘摇不定。至此,这些意象已充分展示了诗人内心的飘摇、波动、不定,甚至
是些许的恐惧。
《风雨吟》这首诗虽短,但诗意深邃,“风雨”这个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由“自然界”
而“人生”而“社会”“民族”,由实而虚,给读者留下了基于自身阅历可以解读、想象的
空间。3
课堂小结
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就像一道包含有无穷解的方程一样,具有多个层面,
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射,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正所谓“诗无达
诂”(“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解释或理解),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
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趣味,产生全然不同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