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章 平行线
1.1 平行线
知识点 1 平行线的概念
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平行”用符号“∥”表示,直线 a
和 b 是平行线,记做 a∥b,读做“a 平行 b”.
平行线的定义包含三层意思:(1)“在同一平面内”是前提条件;(2)“不相交”就是说
两条直线没有交点;(3)平行线指的是“两条直线”,而不是“两条射线”或“两条线段”.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是平行线段
B.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C.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
D.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射线是平行线
知识点 2 平行线的画法
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如图 1-1-1 所示,把三角尺的一边紧靠直线 CD,用直尺紧靠三角板尺的另一边,沿直
尺推动三角尺,然后过三角尺的一边画直线 AB,这时就可画出 CD 的平行线 AB.
图 1-1-1
2.如图 1-1-2 所示,过三角形 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作它对边的平行线,标出交点,并
将平行线用“∥”符号表示出来.
图 1-1-2
知识点 3 平行线的性质
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过直线上一点不能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3.先在纸上画三角形 ABC,再任取一点 P,过点 P 画一条直线与 BC 平行,则这样的直线
( )
A.有且只有一条 B.有两条
C.不存在 D.有一条或不存在
探究 一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材例题变式题在同一平面内,已知直线 AB∥EF,直线 CD 与 AB 相交于点 P,试问
直线 CD 与 EF 相交吗?为什么?2
[归纳总结] 由本题可以得出一个常用的结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一条直线与一组平行
线中的一条相交,那么它必定与其余的直线都相交.
探究 二 平面内直线交点个数的探究
教材补充题已知平面内有三条互不重合的直线,请画图探究它们的位置关系并说出
它们的交点个数.
[反思]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3
一、选择题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
A.两种:平行或相交
B.两种:平行或垂直
C.三种:平行、垂直或相交
D.两种:垂直或相交
2.如图 1-1-3,在同一平面内,过点 C 作线段 AB 的平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 1-1-3
A.不能作 B.只能作一条
C.能作两条 D.能作无数条
3.下列关于平行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a∥A B.AB∥cd
C.A∥B D.a∥b
4.下列四边形中,AB 与 CD 不平行的是( )
图 1-1-4
5.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互不重合的直线,其中只有两条是平行的,那么交点有( )
A.0 个 B.1 个
C.2 个 D.3 个
6.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不相交的直线互相平行
B.不相交的线段互相平行
C.不相交的射线互相平行
D.有公共点的直线一定不平行
7.已知直线 a,b 在同一平面内且不相交,直线 c 也在这一平面内,且 c 与 a 相交,则
( )
A.b 与 c 相交
B.b 与 c 平行
C.b 与 c 平行或相交
D.b 与 c 的位置关系不确定
二、填空题
8 . 如 图 1 - 1 - 5 所 示 , AE ∥ BC , AF ∥ BC , 则 A , E , F 三 点 ________ , 理 由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4
图 1-1-5
9.把图 1-1-6 中互相平行的线段一一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 1-1-6
10.列举现实生活中体现平行的一个例子:________.
11.在同一平面内,有两条直线 l1 与 l2.
(1)若 l1 与 l2 没有公共点,则 l1 与 l2________;
(2)若 l1 与 l2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 l1 与 l2________;
(3)若 l1 与 l2 有两个公共点,则 l1 与 l2________.
三、解答题
12.如图 1-1-7,在长方体中,A1B1∥AB,AD∥BC,你能找出图中的平行线吗?
图 1-1-7
13.如图 1-1-8 所示,点 P 在∠AOB 的一边 OA 上,点 Q 在∠AOB 的另一边 OB 上,按下
列要求画图:
(1)过点 P,Q 的直线;
(2)过点 P 画平行于 OB 的直线;
(3)过点 Q 画平行于 OA 的直线.
图 1-1-85
14.如图 1-1-9,点 P 是∠ABC 内一点.
(1)过点 P 画一条直线平行于直线 AB,且与 BC 交于点 D;
(2)过点 P 画一条直线垂直于直线 BC,垂足为 E;
(3)过点 P 作直线 AB 的垂线段 PF.
图 1-1-9
1.[实践操作题] 如图 1-1-10 所示,D,E 是线段 AC 的三等分点.
(1)过点 D 作 DF∥BC 交 AB 于点 F,过点 E 作 EG∥BC 交 AB 于点 G;
(2)量出 AF,FG,GB 的长度(精确到 0.1 cm),你有什么发现?
(3)量出 FD,GE,BC 的长度(精确到 0.1 cm),你有什么发现?
(4)根据(3)中发现的规律,若 FD=1.5 cm,则 EG=________ cm,BC=________ cm.
图 1-1-10
2.[操作探究] 我们知道在同一平面内,两条平行直线的交点有 0 个,两条相交直线的交
点有 1 个,平面内三条平行直线的交点有 0 个,经过同一点的三条直线的交点有 1 个……
(1)平面上有三条互不重合的直线,请画图探究它们的交点个数;
(2)若平面内的五条直线恰有 4 个交点,请画出符合条件的所有图形;
(3)在平面内画出 10 条直线,使它们的交点个数恰好是 32.6
详解详析
教材的地位
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对平行线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认识平行线的主要特征及
有关性质,教材给学生提供了生活中有关平行的实际情境,让学生通过直观
感受,操作确认的实践活动,加强对平行线的认识和感受,深化概念识记,
强调图形的区分,学会画平行线,让学生在画图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平行的含
义,为将来学习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积累经验
知识
与技
能
认识平行线的概念,知道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
平行
过程
与方
法
会用两种方法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教
学
目
标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1.体会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或平
行;
2.体验并效仿由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平行线的概念,进而养成从数学观点考
查周围事物的习惯
重点 初步认识平行线及其画法
难点 通过实践操作,体会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
平行
教学
重点
难点 易错
点 在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较易忽略“在同一平面内”这一前提
【预习效果检测】
1.[解析] C 根据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即可
得出答案.
[点评] 正确理解平行线的概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学习此概念时,我们要特别注意“在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直线”等关键词.
2.解:如图所示.
过点 A 作 BC 边的平行线,过点 B 作 AC 边的平行线,过点 C 作 AB 边的平行线,两两相交
于点 D,E,F,所以 DE∥BC,EF∥AC,DF∥AB.
3.[解析] D 当点 P 在直线 BC 外时,根据“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
条直线平行”这个基本事实,可知有且仅有一条;但当点 P 在直线 BC 上时,就不存在这样的
直线,故本题应选择 D.
【重难互动探究】
例 1 [解析]由于直线 AB,EF 的位置关系已确定,AB 与 CD 的位置关系也确定了,根据
平行线的性质即可确定 CD 与 EF 的位置关系.7
解:直线 CD 与 EF 相交.因为 AB∥EF,CD 与 AB 相交于点 P,而过点 P 只能作一条直线 AB
与 EF 平行,所以直线 CD 与 EF 相交.
例 2 [解析]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平行.若在
同一平面内有三条或三条以上直线,其位置关系就变得比较复杂,交点个数也不确定,因此
需分类讨论进行探究.
解:①如图①,三条直线互相平行,此时交点个数为 0;
②如图②,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此时交点个数为 1;
③如图③,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且不交于同一点,此时交点个数为 3;
④如图④,其中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且都与第三条直线相交,此时交点个数为 2.
【课堂总结反思】
[反思] (1)不正确,理由: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2)不正确,
理由: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过直线上一点,不能画已知直线
的平行线.
【作业高效训练】
[课堂达标]
1.A 2.B 3.D 4.D 5.C 6.D 7.A
8.[答案] 共线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9.[答案] GH∥MN,EF∥AB,CD∥PQ
10.[答案] 如双杠.两条笔直的铁轨等(答案不唯一,写出一个即可)
11.[答案] (1)平行 (2)相交 (3)重合
12.解:图中的平行线有 AB∥DC∥D1C1∥A1B1,AD∥BC∥B 1C1∥A1D1,AA1∥BB1∥CC1∥
DD1.
13.[解析] 借助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图,其基本步骤如下:
一落:三角尺的一边落在已知直线上;
二靠:紧靠三角尺其余两边中的任意一边放上直尺;
三移:三角尺沿直尺移动,使三角板尺的边经过已知点;
四画:沿三角尺过已知点的一边画直线.
解:如图所示.
14.解:如图所示.8
[数学活动]
1.解:(1)如图所示.
(2)测量略,AF=FG=GB.
(3)测量略,FD∶GE∶BC=1∶2∶3 或 FD+BC=2GE.
(4)3 4.5
2.解:(1)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
(3)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