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第二期(附解析共43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第二期(附解析共43套)》 共有 43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 一.选择题 1.(2018•江苏淮安•3 分)如图,菱形 ABCD 的对角线 AC.BD 的长分别为 6 和 8,则这个菱形的周长是(  ) A.20 B.24 C.40 D.48 【分析】由菱形对角线的性质,相互垂直平分即可得出菱形的边长,菱形四边相等即可得出周长. 【解答】解:由菱形对角线性质知,AO= AC=3,BO= BD=4,且 AO⊥BO, 则 AB= =5,故这个菱形的周长 L=4AB=20.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面积的计算,考查了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的运用,考查了菱形各边长相等的性 质,本题中根据勾股定理计算 AB 的长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一般. 2.(2018•山东东营市•3 分)如图所示,圆柱的高 AB=3,底面直径 BC=3,现在有一只蚂蚁想要从 A 处沿圆柱 表面爬到对角 C 处捕食,则它爬行的最短距离是(  ) A. B. C. D. 【分析】要求最短路径,首先要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 解. 【解答】解:把圆柱侧面展开,展开图如右图所示,点 A.C 的最短距离为线段 AC 的长. 在 Rt△ADC 中,∠ADC=90°,CD=AB=3,AD 为底面半圆弧长,AD=1.5π, 所以 AC= ,2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会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并利用勾股定理解答. 3.(2018•湖州•3 分)如图,已知在△ABC 中,∠BAC>90°,点 D 为 BC 的中点,点 E 在 AC 上,将△CDE 沿 DE 折叠,使得点 C 恰好落在 BA 的延长线上的点 F 处,连结 AD,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  ) A. AE=EF            B. AB=2DE C. △ADF 和△ADE 的面积相等    D. △ADE 和△FDE 的面积相等 【答案】C 【解析】分析:先判断出△BFC 是直角三角形,再利用三角形的外角判断出 A 正确,进而判断出 AE=CE,得 出 CE 是△ABC 的中位线判断出 B 正确,利用等式的性质判断出 D 正确. 详解:如图,连接 CF, ∵点 D 是 BC 中点, ∴BD=CD, 由折叠知,∠ACB=∠DFE,CD=DF, ∴BD=CD=DF, ∴△BFC 是直角三角形, ∴∠BFC=90°, ∴∠B=∠BFD, ∴∠EAF=∠B+∠ACB=∠BFD+∠DFE=∠AFE, ∴AE=EF,故 A 正确, 由折叠知,EF=CE, ∴AE=CE, ∵BD=CD, ∴DE 是△ABC 的中位线, ∴AB=2DE,故 B 正确, ∵BD=DF,3 B. C. D. ∵AE=CE, ∴S△ADE=S△CDE, 由折叠知,△CDE≌△△FDE, ∴S△CDE=S△FDE, ∴S△ADE=S△FDE,故 D 正确, ∴C 选项不正确, 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折叠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作出辅助线是解本题 的关键. 4. (2018•广西北海•3分)如图,矩形纸片 ABCD,AB=4,BC=3,点 P 在 BC 边上,将△CDP 沿 DP 折叠, 点 C 落在点 E 处,PE.DE 分别交 AB 于点 O、F,且 OP=OF,则 cos∠ADF 的值为 11 13 15 17 13 15 17 19 【答案】C 【考点】折叠问题:勾股定理列方程,解三角形,三角函数值 【解析】 由题意得:Rt△DCP≌Rt△DEP,所以 DC=DE=4,CP=EP 在 Rt△OEF 和 Rt△OBP 中,∠EOF=∠BOP,∠B=∠E,OP=OF Rt△OEF≌Rt△OBP(AAS),所以 OE=OB,EF=BP A.4 设 EF 为 x,则 BP=x,DF=DE-EF=4-x, 又因为 BF=OF+OB=OP+OE=PE=PC,PC=BC-BP=3-x5 所以,AF=AB-BF=4-(3-x)=1+x 在 Rt△DAF 中,AF2+AD2=DF2,也就是(1+x)2+32=(4-x)2 3 3 3 17 解之得,x=5,所以 EF=5,DF=4-5= 5 AD 15 最终,在 Rt△DAF 中,cos∠ADF=DF=17 【点评】本题由题意可知,Rt△DCP≌Rt△DEP 并推理出 Rt△OEF≌Rt△OBP, 寻找出合适的线段设未知数,运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并代入求解出所求 cos 值即可得。 5.(2018 年湖南省娄底市)如图,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的大正方形的面积是 169, 小正方形的面积为 49,则 sinα﹣cosα=(  ) A. B.﹣ C. D.﹣ 【分析】分别求出大正方形和小正方形的边长,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 AC,然后根据正 弦和余弦的定义即可求 sinα 和 cosα 的值,进而可求出 sinα﹣cosα 的值. 【解答】解:∵小正方形面积为 49,大正方形面积为 169, ∴小正方形的边长是 7,大正方形的边长是 13, 在 Rt△ABC 中,AC2+BC2=AB2, 即 AC2+(7+AC)2=132, 整理得,AC2+7AC﹣60=0, 解得 AC=5,AC=﹣12(舍去), ∴BC= =12, ∴sinα= = ,cosα= = , ∴sinα﹣cosα= ﹣ =﹣ , 故选:D.6 【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证明,锐角三角形函数的定义,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直角 三角形的较短的直角边是解题的关键. 6.(2018 湖南长沙 3.00 分)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的著作《数书九章》里记载有这样 一道题:“问有沙田一块,有三斜,其中小斜五里,中斜十二里,大斜十三里,欲知为田几 何?”这道题讲的是:有一块三角形沙田,三条边长分别为 5 里,12 里,13 里,问这块沙 田面积有多大?题中“里”是我国市制长度单位,1 里=500 米,则该沙田的面积为(  ) A.7.5 平方千米 B.15 平方千米 C.75 平方千米 D.750 平方千米 【分析】直接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而结合直角三角形面积求法得出答案. 【解答】解:∵52+122=132, ∴三条边长分别为 5 里,12 里,13 里,构成了直角三角形, ∴这块沙田面积为: ×5×500×12×500=7500000(平方米)=7.5(平方千米).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正确得出三角形的形状是解题关键. 二.填空题 1. (2018·湖北襄阳·3 分)已知 CD 是△ABC 的边 AB 上的高,若 CD= ,AD=1,AB=2AC, 则 BC 的长为 2 或 2  . 【分析】分两种情况: ①当△ABC 是锐角三角形,如图 1, ②当△ABC 是钝角三角形,如图 2, 分别根据勾股定理计算 AC 和 BC 即可. 【解答】解:分两种情况: ①当△ABC 是锐角三角形,如图 1, ∵CD⊥AB, ∴∠CDA=90°, ∵CD= ,AD=1, ∴AC=2, ∵AB=2AC, ∴AB=4, ∴BD=4﹣1=3,7 ∴BC= = =2 ; ②当△ABC 是钝角三角形,如图 2, 同理得:AC=2,AB=4, ∴BC= = =2 ; 综上所述,BC 的长为 2 或 2 . 故答案为:2 或 2 .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勾股定理的应用,在直角三角形中常利用勾股定理计算线 段的长,要熟练掌握. 2.(2018•江苏徐州•3 分)边长为 a 的正三角形的面积等于   . 【分析】根据正三角形的性质求解. 【解答】解:过点 A 作 AD⊥BC 于点 D, ∵AD⊥BC,∴BD=CD= a,∴AD= = a,面积则是: a• a= a2.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正三角形的高和面积的求法,比较简单. 3.(2018•江苏徐州•3 分)如图,Rt△ABC中,∠B=90°,AB=3cm,AC=5cm,将△ABC 折叠, 使点 C 与 A 重合,得折痕 DE,则△ABE 的周长等于 7 cm.8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BC 的长,根据翻折的性质,可得 AE 与 CE 的关系,根据三角 形的周长公式,可得答案. 【解答】解:在 Rt△ABC 中,∠B=90°,AB=3cm,AC=5cm, 由勾股定理,得 BC= =4. 由翻折的性质,得 CE=AE. △ABE 的周长=AB+BE+AE=AB+BE+CE=AB+BC=3+4=7. 故答案为:7. 【点评】本题考查了翻折的性质,利用了勾股定理,利用翻折的性质得出 CE 与 AE 的关系是 阶梯关键,又利用了等量代换. 4.(2018•江苏无锡•2 分)已知△ABC 中,AB=10,AC=2 ,∠B=30°,则△ABC 的面积等 于 15 或 10  . 【分析】作 AD⊥BC 交 BC(或 BC 延长线)于点 D,分 AB.AC 位于 AD 异侧和同侧两种情况, 先在 Rt△ABD 中求得 AD.BD 的值,再在 Rt△ACD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 CD 的长,继而就两种 情况分别求出 BC 的长,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可得. 【解答】解:作 AD⊥BC 交 BC(或 BC 延长线)于点 D, ①如图 1,当 AB.AC 位于 AD 异侧时, 在 Rt△ABD 中,∵∠B=30°,AB=10, ∴AD=ABsinB=5,BD=ABcosB=5 , 在 Rt△ACD 中,∵AC=2 , ∴CD= = = , 则 BC=BD+CD=6 , ∴S△ABC= •BC•AD= ×6 ×5=15 ;9 ②如图 2,当 AB.AC 在 AD 的同侧时, 由①知,BD=5 ,CD= , 则 BC=BD﹣CD=4 , ∴S△ABC= •BC•AD= ×4 ×5=10 . 综上,△ABC 的面积是 15 或 10 , 故答案为 15 或 10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运用、分类讨论思 想的运算及勾股定理. 5.(2018•江苏无锡•2 分)如图,已知∠XOY=60°,点 A 在边 OX 上,OA=2.过点 A 作 AC⊥OY 于点 C,以 AC 为一边在∠XOY 内作等边三角形 ABC,点 P 是△ABC 围成的区域(包括各边) 内的一点,过点 P 作 PD∥OY 交 OX 于点 D,作 PE∥OX 交 OY 于点 E.设 OD=a,OE=b,则 a+2b 的取值范围是 2≤a+2b≤5 . 【分析】作辅助线,构建 30 度的直角三角形,先证明四边形 EODP 是平行四边形,得 EP=OD=a,在 Rt△HEP 中,∠EPH=30°,可得 EH 的长,计算 a+2b=2OH,确认 OH 最大和最小 值的位置,可得结论. 【解答】解:过 P 作 PH⊥OY 交于点 H, ∵PD∥OY,PE∥OX,∴四边形 EODP 是平行四边形,∠HEP=∠XOY=60°,∴EP=OD=a, Rt△HEP 中,∠EPH=30°,∴EH= EP= a,∴a+2b=2( a+b)=2(EH+EO)=2OH, 当 P 在 AC 边上时,H 与 C 重合,此时 OH 的最小值=OC= OA=1,即 a+2b 的最小值是 2; 当 P 在点 B 时,OH 的最大值是:1+ = ,即(a+2b)的最大值是 5,∴2≤a+2b≤5.10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 30 度角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 性质,有难度,掌握确认 a+2b 的最值就是确认 OH 最值的范围. 6.(2018•江苏淮安•3 分)如图,在Rt△ABC 中,∠C=90°,AC=3,BC=5,分别以点 A.B 为 圆心,大于 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点分别为点 P、Q,过 P、Q 两点作直线交 BC 于点 D,则 CD 的长是   . 【分析】连接 AD 由 PQ 垂直平分线段 AB,推出 DA=DB,设 DA=DB=x,在 Rt△ACD 中, ∠C=90°,根据 AD2=AC2+CD2 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连接 AD. ∵PQ 垂直平分线段 AB, ∴DA=DB,设 DA=DB=x, 在 Rt△ACD 中,∠C=90°,AD2=AC2+CD2, ∴x2=32+(5﹣x)2, 解得 x= ,11 ∴CD=BC﹣DB=5﹣ = , 故答案为 . 【点评】本题考查基本作图,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 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   7.(2018•江苏苏州•3 分)如图,8×8 的正方形网格纸上有扇形 OAB 和扇形 OCD,点 O,A, B,C,D 均在格点上.若用扇形 OAB 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记这 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r1;若 用扇形 OCD 围成另个圆锥的侧面,记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r2,则 的值为   . 【 分 析 】 由 2πr1= 、 2πr2= 知 r1= 、 r2= ,据此可得 = ,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可得. 【解答】解:∵2πr1= 、2πr2= , ∴r1= 、r2= ,∴ = = = = , 故答案为: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圆锥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圆锥体底面周长与母线长间的关系式 及勾股定理. 8.(2018•江苏苏州•3 分)如图,在 Rt△ABC 中,∠B=90°,AB=2 ,BC= .将△ABC 绕 点 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90°得到△AB'C′,连接 B'C,则 sin∠ACB′=   .12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 AC,过 C 作 CM⊥AB′于 M,过 A 作 AN⊥CB′于 N,求出 B′M、 CM,根据勾股定理求出 B′C,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 AN,解直角三角形求出即可. 【解答】解:在 Rt△ABC 中,由勾股定理得:AC= =5, 过 C 作 CM⊥AB′于 M,过 A 作 AN⊥CB′于 N, ∵根据旋转得出 AB′=AB=2 ,∠B′AB=90°,即∠CMA=∠MAB=∠B=90°, ∴CM=AB=2 ,AM=BC= ,∴B′M=2 ﹣ = , 在 Rt△B′MC 中,由勾股定理得:B′C= = =5, ∴S△AB′C= = ,∴5×AN=2 ×2 ,解得:AN=4, ∴sin∠ACB′= = , 故答案为: .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和判定,能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 此题的关键. 9.(2018•江苏苏州•3 分)如图,已知 AB=8,P 为线段 AB 上的一个动点,分别以 AP,PB 为 边在 AB 的同侧作菱形 APCD 和菱形 PBFE,点 P,C,E 在一条直线上,∠DAP=60°.M,N 分 别是对角线 AC,BE 的中点.当点 P 在线段 AB 上移动时,点 M,N 之间的距离最短为 2   (结果留根号).13 【 分 析 】 连 接 PM 、 PN . 首 先 证 明 ∠MPN=90° 设 PA=2a , 则 PB=8﹣2a , PM=a , PN= (4﹣a),构建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连接 PM、PN. ∵四边形 APCD,四边形 PBFE 是菱形,∠DAP=60°, ∴∠APC=120°,∠EPB=60°, ∵M,N 分别是对角线 AC,BE 的中点, ∴∠CPM= ∠APC=60°,∠EPN= ∠EPB=30°,∴∠MPN=60°+30°=90°, 设 PA=2a,则 PB=8﹣2a,PM=a,PN= (4﹣a), ∴MN= = = , ∴a=3 时,MN 有最小值,最小值为 2 , 故答案为 2 . 【点评】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二次函数的性质等知识,解题 的关键是学会添加 常用辅助线,构建二次函数解决最值问题. 10. (2018•杭州•4 分)折叠矩形纸片 ABCD 时,发现可以进行如下操作:①把△ADE 翻折, 点 A 落在 DC 边上的点 F 处,折痕为 DE,点 E 在 AB 边上;②把纸片展开并铺平;③把△CDG 翻折,点 C 落在直线 AE 上的点 H 处,折痕为 DG,点 G 在 BC 边 上,若 AB=AD+2,EH=1,则 AD=________。 【答案】 或 3 【考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 叠问题) 【解析】【解答】∵当点 H 在线段 AE 上时把△ADE 翻折,点 A 落 在 DC 边上的点 F 处,折痕为 DE,点 E 在 AB 边上 ∴四边形 ADFE 是正方形 ∴AD=AE ∵AH=AE-EH=AD-114 ∵把△CDG 翻折,点 C 落在直线 AE 上的点 H 处,折痕为 DG,点 G 在 BC 边上 ∴DC=DH=AB=AD+2 在 Rt△ADH 中,AD2+AH2=DH2 ∴AD2+(AD-1)2=(AD+2)2 解之:AD=3+2 ,AD=3-2 (舍去) ∴AD=3+2 当点 H 在线段 BE 上时 则 AH=AE-EH=AD+1 在 Rt△ADH 中,AD2+AH2=DH2 ∴AD2+(AD+1)2=(AD+2)2 解之:AD=3,AD=-1(舍去) 故答案为: 或 3 【分析】分两种情况:当点 H 在线段 AE 上;当点 H 在线段 BE 上。根据①的折叠,可得出四 边形 ADFE 是正方形,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出 AD=AE,从又∵∠ABC=∠ACB ∴△BDE∽△CAD (2)∵AB=13,BC=10BD=CD= BC=5,AD2+BD2=AB2 AD=12 ∵△BDE∽△CAD ∴ ,即 ∴DE= 而可得出 AH=AD-1(或 AH=AD+1),再根据②的折叠可得出 DH=AD+2,然后根据勾股 定理求出 AD 的长。 11 (2018•湖州•4 分)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 的网格图形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 格点.以顶点都是格点的正方形 ABCD 的边为斜边,向内作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使四个 直角顶点 E,F,G,H 都是格点,且四边形 EFGH 为正方形,我们把这样的图形称为格点弦 图.例如,在如图 1 所示的格点弦图中,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此时正方形 EFGH 的而 积为 5.问:当格点弦图中的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时,正方形 EFGH 的面积的所有可能 值是 13 或 49 (不包括 5).15 【分析】当 DG= ,CG=2 时,满足 DG2+CG2=CD2,此时 HG= ,可得正方形 EFGH 的 面积为 13.当 DG=8,CG=1 时,满足 DG2+CG2=CD2,此时 HG=7,可得正方形 EFGH 的面积为 49. 【解答】解:当 DG= ,CG=2 时,满足 DG2+CG2=CD2,此时 HG= ,可得正方形 EFGH 的面积为 13. 当 DG=8,CG=1 时,满足 DG2+CG2=CD2,此时 HG=7,可得正方形 EFGH 的面积为 49. 故答案为 13 或 49. 【点评】本题考查作图﹣应用与设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 学会利 12.(2018•福建 A 卷•4 分)如图,Rt△ABC中,∠ACB=90°,AB=6,D 是 AB 的中点,则 CD= 3 .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解答. 【解答】解:∵∠ACB=90°,D 为 AB 的中点, ∴CD= AB= ×6=3. 故答案为:3. 【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 键. 13.(2018•福建 A 卷•4 分)把两个同样大小的含 45°角的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 其中一个三角尺的锐角顶点与另一个的直角顶点重合于点 A,且另三个锐角顶点 B,C,D 在 同一直线上.若 AB= ,则 CD=  ﹣1 .16 【分析】先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 BC=2,BF=AF=1,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 DF,即可 得出结论. 【解答】解:如图,过点 A 作 AF⊥BC 于 F, 在 Rt△ABC 中,∠B=45°, ∴BC= AB=2,BF=AF= AB=1, ∵两个同样大小的含 45°角的三角尺, ∴AD=BC=2, 在 Rt△ADF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DF= = ∴CD=BF+DF﹣BC=1+ ﹣2= ﹣1, 故答案为: ﹣1.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本题的关 键. 14.(2018•福建 B 卷•4 分)如图,Rt△ABC中,∠ACB=90°,AB=6,D 是 AB 的中点,则 CD= 3 .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解答. 【解答】解:∵∠ACB=90°,D 为 AB 的中点, ∴CD= AB= ×6=3. 故答案为:3. 【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 键.17 15.(2018•福建 B 卷•4 分)把两个同样大小的含 45°角的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 其中一个三角尺的锐角顶点与另一个的直角顶点重合于点 A,且另三个锐角顶点 B,C,D 在 同一直线上.若 AB= ,则 CD=  ﹣1 . 【分析】先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 BC=2,BF=AF=1,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 DF,即可 得出结论. 【解答】解:如图,过点 A 作 AF⊥BC 于 F, 在 Rt△ABC 中,∠B=45°, ∴BC= AB=2,BF=AF= AB=1, ∵两个同样大小的含 45°角的三角尺, ∴AD=BC=2, 在 Rt△ADF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DF= = ∴CD=BF+DF﹣BC=1+ ﹣2= ﹣1, 故答案为: ﹣1.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本题的关 键. 三.解答题 1.(2018•江苏苏州•8 分)如图,已知抛物线 y=x2﹣4 与 x 轴交于点 A,B(点 A 位于点 B 的 左侧),C 为顶点,直线 y=x+m 经过点 A,与 y 轴交于点 D. (1)求线段 AD 的长; (2)平移该抛物线得到一条新拋物线,设新抛物线的顶点为 C′.若新抛物线经过点 D,并 且新抛物线的顶点和原抛物线的顶点的连线 CC′平行于直线 AD,求新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 达式.18 【分析】(1)解方程求出点 A 的坐标,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即可; (2)设新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x2+bx+2,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出点 C′的坐标, 根据题意求出直线 CC′的解析式,代入计算即可. 【解答】解:(1)由 x2﹣4=0 得,x1=﹣2,x2=2, ∵点 A 位于点 B 的左侧,∴A(﹣2,0), ∵直线 y=x+m 经过点 A,∴﹣2+m=0,解得,m=2, ∴点 D 的坐标为(0,2), ∴AD= =2 ; (2)设新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x2+bx+2, y=x2+bx+2=(x+ )2+2﹣ ,则点 C′的坐标为(﹣ ,2﹣ ), ∵CC′平行于直线 AD,且经过 C(0,﹣4), ∴直线 CC′的解析式为:y=x﹣4, ∴2﹣ =﹣ ﹣4, 解得,b1=﹣4,b2=6, ∴新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x2﹣4x+2 或 y=x2+6x+2.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抛物线与 x 轴的交点、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掌握二次函数的性 质、抛物线与 x 轴的交点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 2.(2018•江苏淮安•12 分)如果三角形的两个内角α 与 β 满足 2α+β=90°,那么我们称 这样的三角形为“准互余三角形”. (1)若△ABC 是“准互余三角形”,∠C>90°,∠A=60°,则∠B= 15 °; (2)如图①,在Rt△ABC 中,∠ACB=90°,AC=4,BC=5.若 AD 是∠BAC 的平分线,不难证 明△ABD 是“准互余三角形”.试问在边 BC 上是否存在点 E(异于点 D),使得△ABE 也是“准 互余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 BE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②,在四边形 ABCD 中,AB=7,CD=12,BD⊥CD,∠ABD=2∠BCD,且△ABC 是“准 互余三角形”,求对角线 AC 的长.19 【分析】(1)根据“准互余三角形”的定义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2)只要证明△CAE∽△CBA,可得 CA2=CE•CB,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3)如图②中,将△BCD 沿 BC 翻折得到△BCF.只要证明△FCB∽△FAC,可得 CF2=FB•FA, 设 FB=x,则有:x(x+7)=122,推出 x=9 或﹣16(舍弃),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 AC 即可; 【解答】解:(1)∵△ABC 是“准互余三角形”,∠C>90°,∠A=60°, ∴2∠B+∠A=60°, 解得,∠B=15°, 故答案为:15°; (2)如图①中, 在 Rt△ABC 中,∵∠B+∠BAC=90°,∠BAC=2∠BAD, ∴∠B+2∠BAD=90°, ∴△ABD 是“准互余三角形”, ∵△ABE 也是“准互余三角形”, ∴只有 2∠A+∠BAE=90°, ∵∠A+∠BAE+∠EAC=90°, ∴∠CAE=∠B,∵∠C=∠C=90°, ∴△CAE∽△CBA,可得 CA2=CE•CB, ∴CE= , ∴BE=5﹣ = .20 (3)如图②中,将△BCD 沿 BC 翻折得到△BCF. ∴CF=CD=12,∠BCF=∠BCD,∠CBF=∠CBD, ∵∠ABD=2∠BCD,∠BCD+∠CBD=90°, ∴∠ABD+∠DBC+∠CBF=180°, ∴A.B.F 共线, ∴∠A+∠ACF=90° ∴2∠ACB+∠CAB≠90°, ∴只有 2∠BAC+∠ACB=90°, ∴∠FCB=∠FAC,∵∠F=∠F, ∴△FCB∽△FAC, ∴CF2=FB•FA,设 FB=x, 则有:x(x+7)=122, ∴x=9 或﹣16(舍弃), ∴AF=7+9=16, 在 Rt△ACF 中,AC= = =20. 【点评】本题考查四边形综合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准互余三角形”的定义等知 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利用翻折变换添加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学 会利用已知模型构建辅助线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3.(2018•江苏无锡•8 分)如图,四边形 ABCD 内接于⊙O,AB=17,CD=10,∠A=90°, cosB= ,求 AD 的长.21 【分析】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得出∠C=90°,∠ABC+∠ADC=180°.作 AE⊥BC 于 E,DF⊥AE 于 F,则 CDFE 是矩形,EF=CD=10.解 Rt△AEB,得出 BE=AB•cos∠ABE= ,AE= = ,那么 AF=AE﹣EF= .再证明∠ABC+∠ADF=90°,根据互余角的互余函 数相等得出 sin∠ADF=cos∠ABC= .解 Rt△ADF,即可求出 AD= =6. 【解答】解:∵四边形 ABCD 内接于⊙O,∠A=90°, ∴∠C=180°﹣∠A=90°,∠ABC+∠ADC=180°. 作 AE⊥BC 于 E,DF⊥AE 于 F,则 CDFE 是矩形,EF=CD=10. 在 Rt△AEB 中,∵∠AEB=90°,AB=17,cos∠ABC= , ∴BE=AB•cos∠ABE= ,∴AE= = ,∴AF=AE﹣EF= ﹣10= . ∵∠ABC+∠ADC=180°,∠CDF=90°,∴∠ABC+∠ADF=90°, ∵cos∠ABC= ,∴sin∠ADF=cos∠ABC= . 在 Rt△ADF 中,∵∠AFD=90°,sin∠ADF= ,∴AD= = =6. 【点评】本题考查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 求出 AF= 以及 sin∠ADF= 是解题的关键. 4.(2018•江苏宿迁•12 分)如图,在边长为 1 的正方形 ABCD 中,动点 E.F 分别在边 AB.CD 上,将正方形 ABCD 沿直线 EF 折叠,使点 B 的对应点 M 始终落在边 AD 上(点 M 不与点 A.D 重合),点 C 落在点 N 处,MN 与 CD 交于点 P,设 BE=x,22 (1)当 AM= 时,求 x 的值; (2)随着点 M 在边 AD 上位置的变化,△PDM 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如变化,请说明理由; 如不变,请求出该定值; (3)设四边形 BEFC 的面积为 S,求 S 与 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出 S 的最小值. 【分析】(1)由折叠性质可知 BE=ME=x,结合已知条件知 AE=1-x,在 Rt△AME 中,根据勾股 定理得(1-x)2+ =x2 , 解得:x= . (2)△PDM 的周长不会发生变化,且为定值 2.连接 BM、BP,过点 B 作 BH⊥MN,根据折叠性 质知 BE=ME,由等边对等角得∠EBM=∠EMB,由等角的余角相等得∠MBC=∠BMN,由全等三角 形的判定 AAS 得 Rt△ABM≌Rt△HBM,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 AM=HM,AB=HB=BC,又根据全 等三角形的判定 HL 得 Rt△BHP≌Rt△BCP,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 HP=CP,由三角形周长 和等量代换即可得出△PDM 周长为定值 2. (3)过 F 作 FQ⊥AB,连接 BM,由折叠性质可知:∠BEF=∠MEF,BM⊥EF,由等角的余角相等 得∠EBM=∠EMB=∠QFE,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ASA 得 Rt△ABM≌Rt△QFE,据全等三角形的性 质得 AM=QE;设 AM 长为 a,在 Rt△AEM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1-x)2+a2=x2,从而得 AM=QE= , BQ=CF=x- ,根据梯形得面积公式代入即可得出 S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又由(1-x) 2+a2=x2,得 x= =AM=BE,BQ=CF= -a(0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