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理解、图表信息(包括新定义,新运算)
一.选择题
1.(2018•江苏无锡•3 分)某商场为了解产品 A 的销售情况,在上个月的销售记录中,随机
抽取了 5 天 A 产品的销售记录,其售价 x(元/件)与对应销量 y(件)的全部数据如下表:
售价 x(元/件) 90 95 100 105 110
销量 y(件) 110 100 80 60 50
则这 5 天中,A 产品平均每件的售价为( )
A.100 元 B.95 元 C.98 元 D.97.5 元
【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列式计算可得.
【解答】解:由表可知,这 5 天中,A 产品平均每件的售价为
=98(元/件),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加权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加权平均数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
二.填空题
1. (2018•金华、丽水•4 分)对于两个非零实数 x , y , 定义一种新的运算:
.若 ,则 的值是________.
【解析】【解答】解:∵ ,
∴ ,
则 =
故答案为:-1.
【分析】给的新定义运算中,有 a,b 两个字母,而题中只给了 一个条件,就
不能把 a,b 两个值都能求出,但能求出 a 与 b 的数量关系,将 a 与 b 的数量等式代入到
中即可得出。
2.(2018·湖北省恩施·3 分)我国古代《易经》一书中记载,远古时期,人们通过在绳子
上打结来记录数量,即“结绳记数”.如图,一位妇女在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的绳子上打结,
满六进一,用来记录采集到的野果数量,由图可知,她一共采集到的野果数量为 1946
个.2
【分析】由于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的绳子上打结,满六进一,所以从右到左的数分别为 2.0×
6.3×6×6.2×6×6×6.1×6×6×6×6,然后把它们相加即可.
【解答】解:2+0×6+3×6×6+2×6×6×6+1×6×6×6×6=1946,
故答案为:1946.
【点评】本题是以古代“结绳计数”为背景,按满六进一计数,运用了类比的方法,根据图
中的数学列式计算;本题题型新颖,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了古代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考查
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解答题
1.(2018•江苏宿迁•8 分)某市举行“传承好家风”征文比赛,已知每篇参赛征文成绩记 m
分(60≤m≤100),组委会从 1000 篇征文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参赛征文,统计了他们的成绩,
并绘制了如下不完整的两幅统计图表.
请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征文比赛成绩频数分布表中 c 的值是________;
(2)补全征文比赛成绩频数分布直方图;
(3)若 80 分以上(含 80 分)的征文将被评为一等奖,试估计全市获得一等奖征文的篇数.3
【答案】(1)0.2;(2)补全征文比赛成绩频数分布直方图见解析;(3)全市获得一等奖
征文的篇数为 300 篇.
【分析】(1)由频率之和为 1,用 1 减去其余各组的频率即可求得 c 的值;
(2)由频数分布表可知 60≤m<70 的频数为:38,频率为:0.38,根据总数=频
数÷频率得样本容量,再由频数=总数×频率求出 A.b 的值,根据 A.b 的值补全图
形即可;
(3)由频数分布表可知评为一等奖的频率为:0.2+0.1=0.3,再用总篇数×一等
奖的频率=全市一等奖征文篇数.
【详解】(1)c=1-0.38-0.32-0.1=0.2,
故答案为:0.2;
(2)38÷0.38=100,a=100×0.32=32,b=100×0.2=20,
补全征文比赛成绩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3)由频数分布表可知评为一等奖的频率为:0.2+0.1=0.3,
∴全市获得一等奖征文的篇数为:1000×0.3=300(篇),
答:全市获得一等奖征文的篇数为 300 篇.
【点睛】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熟知频数、频率、总数之间的关系是解
本题的关键.
2.(2018•江苏徐州•7 分)小王某月手机话费中的各项费用统计情况见下列图表,请你根据
图表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项目 月功能费 基本话费 长途话费 短信费
金额/元 54
(1)该月小王手机话费共有多少元?
(2)扇形统计图中,表示短信费的扇形的圆心角为多少度?
(3)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4)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分析】(1)由于月功能费为 5 元,占的比例为 4%,所以小王手机话费=5÷4%=125 元;
(2)根据扇形所对圆心角的度数与百分比的关系是:圆心角的度数=百分比×360 度知,表
示短信费的扇形的圆心角=(1﹣36%﹣40%﹣4%)×360°=72°;
( 3 ) 基 本 话 费 =125×40%=50 元 , 长 途 话 费 =125×36%=45 元 , 短 信 费 =125×
(1﹣36%﹣40%﹣4%)=25 元.
【解答】解:(1)小王手机总话费=5÷4%=125 元.
(2)表示短信费的扇形的圆心角=(1﹣36%﹣40%﹣4%)×360°=72°.
(3)50、45.25
项目 月功能费 基本话费 长途话费 短信费
金额/元 5 50 45 25
( 4 ) 基 本 话 费 =125×40%=50 元 , 长 途 话 费 =125×36%=45 元 , 短 信 费 =125×
(1﹣36%﹣40%﹣4%)=25 元.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
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5
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3.(2018•江苏徐州•8 分)为缓解油价上涨给出租车待业带来的成本压力,某巿自 2018 年
11 月 17 日起,调整出租车运价,调整方案见下列表格及图象(其中 a,b,c 为常数)
收费标准行驶路程
调价前 调价后
不超过 3km 的部分 起步价 6 元 起步价 a 元
超过 3km 不超出 6km 的部分 每公里 b 元
超出 6km 的部分
每公里 2.1 元
每公里 c 元
设行驶路程 xkm 时,调价前的运价 y1(元),调价后的运价为 y2(元)如图,折线 ABCD 表
示 y2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线段 EF 表示当 0≤x≤3 时,y1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图表
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①填空:a= 7 ,b= 1.4 ,c= 2.1 .
②写出当 x>3 时,y1 与 x 的关系,并在上图中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③函数 y1 与 y2 的图象是否存在交点?若存在,求出交点的坐标,并说明该点的实际意义,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①a 由图可直接得出;B.c 根据:运价÷路程=单价,代入数值,求出即可;
②当 x>3 时,y1 与 x 的关系,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 6,第二部分为(x﹣3)×2.1,
所以,两部分相加,就可得到函数式,并可画出图象;
③当 y1=y2 时,交点存在,求出 x 的值,再代入其中一个式子中,就能得到 y 值;y 值的意
义就是指运价;
【解答】解:①由图可知,a=7 元,b=(11.2﹣7)÷(6﹣3)=1.4 元,
c=(13.3﹣11.2)÷(7﹣6)=2.1 元;
故答案为 7,1.4,2.1;
②由图得,当 x>3 时,y1 与 x 的关系式是:y1=6+(x﹣3)×2.1,整理得,y1=2.1x﹣0.3;
函数图象如图所示:6
③由图得,当 3<x<6 时,y2 与 x 的关系式是:
y2=7+(x﹣3)×1.4,整理得,y2=1.4x+2.8;
所以,当 y1=y2 时,交点存在,即,2.1x﹣0.3=1.4x+2.8,解得,x= ,y=9;
所以,函数 y1 与 y2 的图象存在交点( ,9);
其意义为当 x 时是方案调价前合算,当 x 时方案调价后合算.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够根据题意中的等量关系建立函
数关系式;能够根据函数解析式求得对应的 x 的值;作图关键是确定交点;体现了数形结合
思想.
4.(2018•江苏无锡•6 分)某汽车交易市场为了解二手轿车的交易情况,将本市场去年成交
的二手轿车的全部数据,以二手轿车交易前的使用时间为标准分为 A.B.C.D.E 五类,并根据
这些数据由甲,乙两人分别绘制了下面的两幅统计图(图都不完整).
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该汽车交易市场去年共交易二手轿车 3000 辆.
(2)把这幅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画图后请标注相应的数据)
(3)在扇形统计图中,D 类二手轿车交易辆数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 54 度.
【分析】(1)根据 B 类别车辆的数量及其所占百分比可得总数量;
(2)用总数量乘以 C 类别的百分比求得其数量,据此即可补全条形图;
(3)用 360°乘以 D 类车辆占总数量的比例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1)该汽车交易市场去年共交易二手轿车 1080÷36%=3000 辆,7
故答案为:3000;
(2)C 类别车辆人数为 3000×25%=750 辆,
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
(3)在扇形统计图中,D 类二手轿车交易辆数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 360°× =54°,
故答案为:5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解题时注意: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
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5.(2018•江苏淮安•8 分)某学校为了解学生上学的交通方式,现从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了
部分学生进行“我上学的交通方式”问卷调查,规定每人必须并且只能在“乘车”、“步
行”、“骑车”和“其他”四项中选择一项,并将统计结果绘制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
图.
请解答下列问题:
(1)在这次调查中,该学校一共抽样调查了 50 名学生;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若该学校共有 1500 名学生,试估计该学校学生中选择“步行”方式的人数.
【分析】(1)根据乘车的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可得总人数;
(2)根据各种交通方式的人数之和等于总人数求得步行人数,据此可得;
(3)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步行人数所占比例可得.
【解答】解:(1)本次调查中,该学校调查的学生人数为 20÷40%=50 人,8
故答案为:50;
(2)步行的人数为 50﹣(20+10+5)=15 人,
补全图形如下:
(3)估计该学校学生中选择“步行”方式的人数为 1500× =450 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
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
6.(2018•江苏淮安•12 分)如果三角形的两个内角α 与 β 满足 2α+β=90°,那么我们称
这样的三角形为“准互余三角形”.
(1)若△ABC 是“准互余三角形”,∠C>90°,∠A=60°,则∠B= 15 °;
(2)如图①,在Rt△ABC 中,∠ACB=90°,AC=4,BC=5.若 AD 是∠BAC 的平分线,不难证
明△ABD 是“准互余三角形”.试问在边 BC 上是否存在点 E(异于点 D),使得△ABE 也是“准
互余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 BE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②,在四边形 ABCD 中,AB=7,CD=12,BD⊥CD,∠ABD=2∠BCD,且△ABC 是“准
互余三角形”,求对角线 AC 的长.
【分析】(1)根据“准互余三角形”的定义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2)只要证明△CAE∽△CBA,可得 CA2=CE•CB,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3)如图②中,将△BCD 沿 BC 翻折得到△BCF.只要证明△FCB∽△FAC,可得 CF2=FB•FA,9
设 FB=x,则有:x(x+7)=122,推出 x=9 或﹣16(舍弃),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 AC 即可;
【解答】解:(1)∵△ABC 是“准互余三角形”,∠C>90°,∠A=60°,
∴2∠B+∠A=60°,
解得,∠B=15°,
故答案为:15°;
(2)如图①中,
在 Rt△ABC 中,∵∠B+∠BAC=90°,∠BAC=2∠BAD,
∴∠B+2∠BAD=90°,
∴△ABD 是“准互余三角形”,
∵△ABE 也是“准互余三角形”,
∴只有 2∠A+∠BAE=90°,
∵∠A+∠BAE+∠EAC=90°,
∴∠CAE=∠B,∵∠C=∠C=90°,
∴△CAE∽△CBA,可得 CA2=CE•CB,
∴CE= ,
∴BE=5﹣ = .
(3)如图②中,将△BCD 沿 BC 翻折得到△BCF.10
∴CF=CD=12,∠BCF=∠BCD,∠CBF=∠CBD,
∵∠ABD=2∠BCD,∠BCD+∠CBD=90°,
∴∠ABD+∠DBC+∠CBF=180°,
∴A.B.F 共线,
∴∠A+∠ACF=90°
∴2∠ACB+∠CAB≠90°,
∴只有 2∠BAC+∠ACB=90°,
∴∠FCB=∠FAC,∵∠F=∠F,
∴△FCB∽△FAC,
∴CF2=FB•FA,设 FB=x,
则有:x(x+7)=122,
∴x=9 或﹣16(舍弃),
∴AF=7+9=16,
在 Rt△ACF 中,AC= = =20.
【点评】本题考查四边形综合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准互余三角形”的定义等知
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利用翻折变换添加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学
会利用已知模型构建辅助线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7. (2018•嘉兴•12 分)我们定义:如果一个三角形一条边上的高等于这条边,那么这个三角
形叫做“等高底”三角形,这条边叫做这个三角形的“等底”。
(1)概念理解:
如图 1,在 中, , . ,试判断 是否是“等高底”三角形,请
说明理由.
(2)问题探究:
如图 2, 是“等高底”三角形, 是“等底”,作 关于 所在直线的对称图形得
到 ,连结 交直线 于点 .若点 是 的重心,求 的值.
(3)应用拓展:
如图 3,已知 , 与 之间的距离为 2.“等高底” 的“等底” 在直线 上,点 在
直线 上,有一边的长是 的 倍.将 绕点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得到 , 所在
直线交 于点 .求 的值.11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3) 的值为 , ,2
【解析】分析:(1)过点 A 作 AD⊥直线 CB 于点 D,可以得到 AD=BC=3,即可得到结论;
(2)根据 ΔABC 是“等高底”三角形,BC 是“等底”,得到AD=BC, 再由 ΔA′BC
与 ΔABC 关于直线 BC 对称, 得到 ∠ADC=90°,由重心的性质,得到 BC=2BD.设
BD=x,则 AD=BC=2x, CD=3x ,由勾股定理得 AC= x,即可得到结论;
(3)分两种情况讨论即可:①当 AB= BC 时,再分两种情况讨论;
②当 AC= BC 时,再分两种情况讨论即可.
详解:(1)是.理由如下:
如图 1,过点 A 作 AD⊥直线 CB 于点 D,
∴ΔADC 为直角三角形,∠ADC=90°.
∵ ∠ACB=30°,AC=6,∴ AD= AC=3,
∴ AD=BC=3,
即 ΔABC 是“等高底”三角形.
(2)如图 2, ∵ ΔABC 是“等高底”三角形,BC 是“等底”,∴AD=BC,
∵ ΔA′BC 与 ΔABC 关于直线 BC 对称, ∴ ∠ADC=90°.
∵点 B 是 ΔAA′C 的重心, ∴ BC=2BD.
设 BD=x,则 AD=BC=2x,∴CD=3x ,
∴由勾股定理得 AC= x,
∴ .
(3)①当 AB= BC 时,
Ⅰ.如图 3,作 AE⊥l1 于点 E, DF⊥AC 于点 F.
∵“等高底” ΔABC 的“等底”为 BC,l1//l2,
l1 与 l2 之间的距离为 2, AB= BC,12
∴BC=AE=2,AB=2 ,
∴BE=2,即 EC=4,∴AC= .
∵ ΔABC 绕点 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45°得到 ΔA' B' C,∴∠CDF=45°.
设 DF=CF=x .
∵l1//l2,∴∠ACE=∠DAF,∴ ,即 AF=2x.
∴AC=3x= ,可得 x= ,∴CD= x= .
Ⅱ.如图 4,此时 Δ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ΔABC 绕点 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45°得到 ΔA' B' C,
∴ ΔAC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CD= AC= .
②当 AC= BC 时,
Ⅰ.如图 5,此时△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ΔABC 绕点 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45°得到 ΔA′ B′C,
∴A′C⊥l1,∴CD=AB=BC=2.
Ⅱ.如图 6,作 AE⊥l1 于点 E,则 AE=BC,
∴AC= BC= AE,∴∠ACE=45°,
∴ΔABC 绕点 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45°得到 ΔA′ B′C 时,
点 A′在直线 l1 上,
∴A′C∥l2,即直线 A′ C 与 l2 无交点.13
综上所述:CD 的值为 , ,2.
点睛:本题是几何变换-旋转综合题.考查了重心的性质,勾股定理,旋转的性质以
及阅读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新概念“等高底”三角形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