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羊子妻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月。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反,妻常躬勤养姑,又远馈羊子。
尝有它舍鸡谬入园中,姑盗杀而食之,妻对鸡不餐而泣。姑怪问其故。妻曰:“自伤居贫,使食有它肉。”姑竟弃之。
后盗欲有犯妻者,乃先劫其姑,妻闻,操刀而出。盗人曰:“释汝刀从我者可全,不从我者,则杀汝姑。”妻仰天而叹,举刀刎颈而死。盗亦不杀其姑。太守闻之,即捕杀贼盗,而赐妻缣帛,以礼葬之,号曰“贞义”。
(节选自《后汉书》卷八十四)
思考与学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 引:拿
B.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遂:于是
C.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 亡:同“无”
D.若中道而归 若:好像
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 当日知其所亡
② 羊子感其言
③ 还以与妻
④ 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A.两个“其”相同,两个“以”不同
B.两个“其”不同,两个“以”相同
C.两个“其”相同,两个“以”也相同
D.两个“其”不同,两个“以”也不同
3.下列句子中,表被动的一项是
3
A.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B.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
C.羊子感其言
D.姑盗杀而食之
4.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羊子行路拾遗,其妻不但不收丈夫拾来的金子,还用典故说服丈夫,指出因贪小利而失大节的危害,使乐羊子非常惭愧并远寻师学
B.乐羊子中途废学,其妻“引刀趋机”,以自己织布必须日积月累的切身体会,说明学习必须善于积累的道理,使乐羊子深受感动,最后“复还终业”
C.乐羊子妻不仅具有高洁的品格,才识过人,奉养婆婆也十分孝顺。婆婆盗杀别家的鸡来吃,乐羊子妻哭泣自责,使婆婆也不再吃盗杀的鸡
D.后来强盗打乐羊子妻的主意,劫持了婆婆,要挟乐羊子妻跟自己走,乐羊子妻刎颈自尽。太守赐给她家丝绢并按礼法埋葬了她
答案与提示
1.D(若:如果)
2.D(①“其”指“自己”,②“其”指“她的”;③“以”是介词,相当于“把”,④“以”是连词,相当于“以致”)
3.C(“感”是“被……感动”之意)
4.B(说明求学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的道理)
译文
河南乐羊子的妻子,不知是谁家的女儿。羊子曾经走在路上,拾到别人丢的一块金饼,回家交给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向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方正的人不接受嗟来之食,何况是捡拾别人的失物、谋求私利以致玷污自己的品行呢!”羊子听后十分惭愧,就把金子扔到野外,到远方求师学习。一年后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问回家的缘故。羊子说:“长期在外,惦念着家,没有别的事。”妻子听后,就拿起刀来快步走到织机前说:“这织物是先从蚕茧里抽出丝来,再在织布上织,一根丝一根丝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现在假如割断这件织物,那把织成的都废弃了,也耽误浪费了时间。您积累学问,应当‘每天都能学到自己缺乏的东西’,从而养成美德;如果中途回家,跟割断这件织物有什么两样呢?”羊子被他妻子的话感动了,回去把自己的学业修完,到最后七年没回家。妻子经常辛勤劳动,奉养婆婆,又到很远的地方送东西给羊子。
3
曾经有别人家的鸡错进了她家的菜园,婆婆将鸡偷杀了吃,妻子对着鸡肉不吃饭只流眼泪,婆婆感到奇怪,问她原因。妻子说:“我感伤生活贫困,致使饭桌上有别人家的鸡肉。”婆婆最后将鸡肉倒掉了。
后来有强盗想打羊子妻子的主意,便先劫持了婆婆。妻子得知,拿了刀出来。强盗说:“放下刀顺从我,可以保全你婆婆,不顺从,我就杀了你婆婆。”羊子的妻子仰天叹了口气,举起刀刎颈而死。强盗也没有杀害她的婆婆。太守知道后,立刻逮捕并处死了强盗,又赏给她家丝帛,按礼节埋葬了羊子的妻子,赐号“贞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