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共44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共44份)》 共有 44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23.1 图形的旋转(2) 1.通过观察具体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 2.了解图形旋转的特征,并能根据这些特征绘制出旋转后的几何图形. 重点:图形的旋转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 难点:利用旋转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一、自学指导.(10 分钟) 动手操作:在硬纸板上挖下一个三角形的洞,再挖一个点 O 作为旋转中心,把挖好的硬 纸板放在黑板上,先在黑板上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图案(△ABC),然后围绕旋转中心 O 转 动硬纸板,在黑板上再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A′B′C′),移去硬纸板. (分组讨论)根据图回答下面问题:(一组推荐一人上台说明) 1.线段 OA 与 OA′,OB 与 OB′,OC 与 OC′有什么关系? 2.∠AOA′,∠BOB′,∠COC′有什么关系? 3.△ABC 与△A′B′C′的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点拨精讲: (1)OA=OA′,OB=OB′,OC=OC′,也就是对应点到旋转中心距离相等. (2)∠AOA′=∠BOB′=∠COC′,我们把这三个相等的角,即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 段的夹角称为旋转角. (3)△ABC 和△A′B′C′形状相同且大小相等,即全等. 归纳:(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6 分钟) 如图,四边形 ABCD 是边长为 1 的正方形,且 DE= 1 4,△ABF 是△ADE 的旋转图形. (1)旋转中心是哪一点? (2)旋转了多少度? (3)AF 的长度是多少? (4)如果连接 EF,那么△AEF 是怎样的三角形? 分析:由△ABF 是△ADE 的旋转图形,可直接得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要求 AF 的长度, 根据旋转前后的对应线段相等,只要求 AE 的长度,由勾股定理很容易得到.△ABF 与△ADE 是完全重合的,所以△A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 解:(1)旋转中心是 A 点; (2)∵△ABF 是由△ADE 旋转而成的, ∴B 是 D 的对应点, ∴∠DAB=90°就是旋转角; (3)∵AD=1,DE= 1 4, ∴AE= 12+( 1 4)2= 17 4 .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且 F 是 E 的对应点, ∴AF= 17 4 ; (4)∵∠EAF=90°(与旋转角相等)且 AF=AE, ∴△EA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8 分 钟) 1.如图,E 是正方形 ABCD 中 CD 边上任意一点,以点 A 为中心,把△ADE 顺时针旋转 90 °, 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点拨精讲:关键是确定△ADE 三个顶点的对应点的位置. 2.已知线段 AB 和点 O,画出 AB 绕点 O 逆时针旋转 100°后的图形. 作法:1.连接 OA; 2.在逆时针方向作∠AOC=100°,在 OC 上截取 OA′=OA; 3.连接 OB; 4.在逆时针方向作∠BOD=100°,在 OD 上截取 OB′=OB; 5.连接 A′B′. ∴线段 A′B′就是线段 AB 绕点 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100°后的对应线段. 点拨精讲:作图应满足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角、旋转方向. 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9 分钟) 1.如图,AD=DC=BC,∠ADC=∠DCB=90°,BP=BQ,∠PBQ=90°. (1)此图能否旋转某一部分得到一个正方形? (2)若能,指出由哪一部分旋转而得到的?并说明理由.3 (3)它的旋转角多大?并指出它们的对应点. 解:(1)能; (2)由△BCQ 绕 B 点旋转得到.理由:连接 AB,易证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再证 △ABP≌△CBQ.可知△QCB 可绕 B 点旋转与△ABP 重合,从而得到正方形 ABCD. (3)90°.点 C 对应点 A,点 Q 对应点 P. 2.如图,△ABC 绕 C 点旋转后,顶点 A 的对应点为点 D,试确定顶点 B 对应点的位置, 以及旋转后的三角形. 解:(1)连接 CD; (2)以 CB 为一边作∠BCE,使得∠BCE=∠ACD; (3)在射线 CE 上截取 CB′=CB,则 B′即为所求的 B 的对应点; (4)连接 DB′,则△DB′C 就是△ABC 绕 C 点旋转后的图形. 点拨精讲:绕 C 点旋转,A 点的对应点是 D 点,那么旋转角就是∠ACD,根据对应点与 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即∠BCB′=∠ACD,又由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 等,即 CB=CB′,就可确定 B′的位置. 3.如图,K 是正方形 ABCD 内一点,以 AK 为一边作正方形 AKLM,使 L,M 在 AK 的同旁, 连接 BK 和 DM,试用旋转的思想说明线段 BK 与 DM 的关系. 解:∵四边形 ABCD、四边形 AKLM 是正方形, ∴AB=AD,AK=AM,且∠BAD=∠KAM 为旋转角且为 90°, ∴△ADM 是以 A 为旋转中心,以∠BAD 为旋转角,由△ABK 旋转而成的. ∴BK=DM. 点拨精讲:要用旋转的思想说明就是要用旋转中心、旋转角、对应点的知识来说明. 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 分钟) 1.问题:对比平移、轴对称两种变换,旋转变换与另两种变换有哪些共性与区别? 2.本节课要掌握: (1)旋转的基本性质. (2)旋转变换与平移、轴对称两种变换有哪些共性与区别. 学习至此,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 分钟)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