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共105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共105份)》 共有 105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9、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题西林壁》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通过小练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3.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     师:我们曾学过一首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记得吗?     (师生齐背《赋得古原草送别》)     师: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     师: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     师: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     (出示课件——白居易照片、生平简介)     师指名读白居易的生平简介。   二、学习新课    1、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的途中,心情非常的愉快,写下这首诗, 通过课前的预习,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指名说题目的意思)    2、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     (生听课件中范读)    3、师:现在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诗,并通过书上的配图,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 词,不懂的字用“〇”标出。     (生自由朗读学习古诗)    4、交流学习一、二两句     师:在这两行诗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可提出来。     (师生共同解答残阳、铺、瑟瑟等字。)     师: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5、指导朗读一、二两句      过渡语:因为江边傍晚的景色是如此吸引人,不知不觉已到夜晚。    6、指导学习三、四两句。     师:这两句描写了江边的哪些景色?     师:诗人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露水和月亮?     师:把什么比作什么,又把什么比作什么。     师:诗人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连用了两个比喻描写了江边夜晚迷人的景色,诗中还 用哪个词来形容?(可怜)     师:可怜是什么意思?(可爱)    7、指导朗读三、四两句。    8、指导朗读整首诗。2     师: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应有节奏,我们根据画好的停顿有感 情地朗读这首诗。     (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9、指导配乐朗读。     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这一路上他的心情愉快,被江边这红霞满天, 弯月东升,露水晶莹的美景所陶醉了,下面我们随着音乐也来细细地品诗一番。     (生配乐朗读)    10、谈感受。     师:如果此时你就是诗人,来到这深秋傍晚的江边,领略到这安静的、优美的景色, 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说感受)   三、小练笔。     你能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做一首新诗,或画一两幅简笔画吗?两样选择一个来完成。   四、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不仅学诗、吟诗、还做诗、做画,同学们表现得很不错,希望课后 同学们能收集有关白居易的诗,我们下节课交流。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教学难点: 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暑假一定去过许多好玩的地方吧,今天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个风景优美的好地 方,那就是庐山。【课件出示:庐山风光】 是呀,庐山风景真美呀,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写过一首【课件出示】《望庐山瀑布》这首 诗中有一句特别有名的经典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不仅瀑布有名,山也特别有名气。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关于庐山的诗: 板书:《题西林壁》3 二、解诗题,了解作者。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谁能把课前预习到的有关诗人的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 (课件展示)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 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 贬途中经过庐山是写下的五首游记之一。 2、交流对题目《题西林壁》的认识。(课件展示)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省庐山脚下。 壁:墙壁。 教师简介题壁诗形成的原因。(当时题壁诗盛行,因为雕版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 刻印出来,于是题壁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因为题壁简单易行,只要把作 品写在墙壁上,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过而读之,就可以传播开来。) 3、结合老师刚才的介绍有谁知道“题西林壁”是什么意思? 三、读《题西林壁》 1、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尤其注意哪些字是前鼻音,哪些字是后鼻音,要把诗念得字 正腔圆。 2、评价,齐读。 3、指名读《题西林壁》,其余同学注意听。 4、教师有节奏地范读。 5、齐读。 6、指名读,其余学生注意听,看。 9、齐读。 四、读古诗,解诗意。 (一)学生自学 1、读了这么多遍,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你们能不能自己读懂呢?请你轻轻地读一读,认 真地想一想,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听听你的同桌对这首诗是怎么理解的。你说给他听, 他说给你听。 2、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阅读,自主思考。 3、集体交流,能读懂哪些?还有哪些读不懂?说一说。 (二)师生交流4 1、结合课件图片引导学生解诗意 学习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课件展示)教师出示庐山不同角度看到的不同图片,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词汇来表示“远近 高低”所见的不同形态,。 横:连绵起伏、层恋叠嶂 侧:高耸入云、高峻挺拔 远:群山环绕、重峦叠嶂 近:奇峰罗列、危峰兀立、奇峰突兀 高:云雾缭绕 低:高耸入云 2、引导学生说一说庐山的景色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3、引导学生读中发现一个问题:观察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回忆课文《画杨梅》和 “盲人摸象”的故事。)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 学习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重点理解“缘”的意思。 归纳诗意: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 师生采用问答式反复朗读这句,深层思考:为何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 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高有高的局限性,低有低的局限性,站在任何位置都有局限性,只有 把各处的景色综合起来,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这正是“当局者谜,旁观者清”。(板书) 小结:这首诗不仅仅感受到了庐山景观的奇丽,还告诉了我们一个人生的哲理。 五、吟诵古诗,品悟诗境 1、学生自由朗读,引导学生在联想中品味。 2、教师提示读诗方法,并进行朗诵示范,指名说说怎样把握诗歌节奏(重音与停顿)? 让我们一起来吟诵古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六、小结: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色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 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所以流传至今成为千古绝唱。5 七、巩固练习 1、背诵《题西林壁》 2、默写《题西林壁》 3、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什么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 情形吗?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雪梅》,会认 6 个生字。 2、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明白人和事物各有长短、应取长补短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明白人和事物各有长短、应取长补短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寒冷的冬天就要到了。在冬天,同学们最希望的就是下一场雪了。老师带了一些图片让 大家一饱眼福。(课件)人们把雪称为报春使者。 2、在冬天,我们总要说到一种植物,它就是梅花。(课件)所以人们也把梅称为报春使者。 3、那么雪和梅争着报春,谁更美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诗人卢梅坡的一首《雪梅》。 二、学诗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指名读诗。读古诗,讲究的是抑扬顿挫,谁能有节奏 的读一读。 2、作者在诗里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来理解诗意。注释是我们的好帮手。指名读注释。 结合注释,和同桌交流,说说诗意。 反馈。相机指导。 学习古诗,注释是我们的好帮手。指名读注释。结合注释,说说诗意。不理解的做上记号,6 和同桌交流。 反馈。你还有什么地方不理解?相机指导。 重点指导:“降”,认输 “搁”,放下 “逊”,逊色、差一点。 一、二句意思:梅花和白雪相互争春,彼此各不相让,谁也不肯认输,连诗人要评论它们 二者的高下,也需要搁下笔来好好地想一想,煞费一番心思了。   三、四句意思:梅花在颜色的洁白上要比雪差三分,而雪在气味的芳香上,却要输给梅花 一段了。 板书:雪白 梅香(板书:各有长短)颜色洁白是雪的长处,是梅花的短处;而怡人的清 香是梅花的长处,却是雪的短处。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不服输的语气;诗人为难的语气;各有长短的语气) 3、雪和梅争春,为什么比不出高低?假如没有梅花,就不能映衬出雪的洁白无瑕;没有雪 的寒冷,也就不能显出梅花不畏风霜,吐露芬芳的高贵品格。怎样才能更完美呢?(板书: 取长补短) 4、让我们一起踏雪寻梅,看看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吧!(课件)引出主题:只有取长补 短,既有晶莹洁白的雪,又有暗香浮动的梅,才是冬天最美的景,才是最美的报春使者。 5、这首诗写雪与梅的古诗不仅向我们展示了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还告诉我们应该取长 补短的道理。这首诗的后两句就成了书中十二单元语文天地向我们推荐的经典名句。让我 们来记住它吧!背诗。 三、作业: 课后收集描写雪与梅的古诗。 板书:雪 梅 白 香 各有长短 取长补短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