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牛和鹅
《牛和鹅》是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教学一篇课文重整体感悟,最好有
一条贯穿、统领教学设计的线索,以达到“牵一发动全身”之效。其实我也一直在思考,如
何能找到文章中的“龙睛”,能够从一点辐射全篇。再次多遍研读课文。我发现:
课文其实就是通过牛和鹅眼里感觉到的人,与实际情况是不一样的。这就造成了牛和
鹅对人的不同的态度。也就是牛和鹅都是从各自的角度去看人,所以得到的结果不一样,反
映也不一样。
我和金奎叔,也都是从自身的角度去看鹅。不同的是金奎叔有自己的想法,尊重了客
观的事实——在人的眼里,鹅比人小,没什么可怕。他从人的角度去看鹅,所以他不怕鹅;
而我却偏信了大家的传言——在鹅的眼里,人比鹅小,恶不怕人。却忽视了人实际上是比鹅
大的事实。我站在了鹅的角度去看人,觉得人应该怕鹅,导致了我见鹅就怕,还遭到了鹅的
围攻。
我觉得编者是想通过语言文字本身,告诉学生:
1、大家都信的未必可信;2、应该以正确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才能正确地对待身边的人
和物,正确地对待生活。
2、而这些正是通过我和金奎叔对待鹅的不同态度与鹅对我们不同态度的对比突现出来
的。因此,课文的 5-11 自然段应该是课文的核心段落,是我态度改变的真正原因。而 1-2
自然段的内容是束缚我正确思维的固定思想,正因为我被这个固定的思想束缚了,我才不知
不觉地站在了对方的角度来审视自己,因此导致了错误的结果。
3、然而金奎叔的话正是对我所经历的这件事情的一个高度的理论提炼,是“点睛”之
笔。金奎叔先用自己的行为证实了他的看法是正确的,让我有了真切的体验,然后用简单而
富有道理的话语,点亮了我的思维。让我从鹅的事件上明白了更多,同时也作出了不再欺负
牛的举措。因此大家一致认为的观点和金奎叔的话,是我站错角度和重新认准角度的一个关
键。
4、所以,我觉得课文的重点应该放在“我怕鹅,被鹅欺;金奎叔赶鹅,鹅被吓跑”这件事情
上,通过对比朗读、自主感悟、揣摩心理,让学生感受到我当时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变化,然
后说说自己经历过这件事,明白了什么。最后出现金奎叔叔的话,让孩子的体验和感受有一
个理论的提高。从而揭示课文所蕴含的道理: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不能被固有的思想左右,只有找准了角度,才能正确地对待身边的人和物,正确地对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