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共81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共81份)》 共有 8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9 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93~94 页,“9 加几”。 教学目标 1.借助学具操作,自主探究“9 加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9 加几”的进位加法。 2.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体会“9 加几”算法的多样化,并学会自主选择合适的算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 中,培养主动参与、交流和倾听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体会“9 加几”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运动吗? 生:喜欢! 师:你喜欢什么运动? 生 1:跳绳。 生 2:跳皮筋。 生 3:打篮球。 师:看来大家都是爱运动的孩子。我们班的小朋友跟你们一样,也非常爱运动。前不久,我们学校举 行了第八届运动会,同学们参加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想不想看看他们在赛场上精彩的表现?一起看。(播放 课件。) 在这次运动会上,我们班的小朋友参加了赛跑和拍球这两项比赛,你们看(播放课件),这是报名的小 运动员们,数一数,有几人参加赛跑? 生:9 人。 师:拍球的有几人? 生:6 人。 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参加比赛?2 【评析: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在谈话中自然引出了与本节课教学有关的数学信息,并由学生提 出数学问题。这个环节的设计,简洁明了,直奔主题,并且教师完全顺着学生的思路走,并没有生硬地照 搬教材,引着学生提出“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参加比赛”的问题,真正体现了“教为学服务”的主旨。】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师:谁会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算式? 生:9+6。 师:说说你怎么想的。 生:跑步的有 9 人,拍球的有 6 人,合起来就是一共多少人。 师:还有不同的列法吗? 生:6+9。 师:我们先来看“9+6=?”,请小学具来帮忙,用蓝色的学具代表赛跑的 9 人,红色的代表拍球的 6 人,摆一摆,看看一共是多少。 (学生动手操作。) 师:算出来的同桌相互说说,看看谁说得清楚、明白。 (学生同桌交流。) 【评析:一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受语言表达的局限,往往会做而不会说。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教学需要有 意识地创造机会,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清楚地表达出来。像这个环节,绝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列式为“9+ 6”或“6+9”,但至于为什么这样列,却不会表达。教师适时抓住这一问题,设计了“说想法”这一环节, 注重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法的意义。另外,很多学生也都会计算“9+6”的得数,但是怎样算出 来的,学生却不会说,鉴于此,教师设计了“摆小棒”这样的环节,引导学生借助小棒把自己的想法得以 呈现,很好地解决了会做不会说的难题。】 3.全班交流,共同研讨。 师:现在谁来说说你怎么算的?我们两人合作,你说我摆。 生 1:我是先摆上 9 个,再摆上 6 个,然后一个个数出来是 15。 师:同学们看(板书卡片),他是先摆上 9 个,再摆上 6 个,然后数出来是 15 个。你们觉得这种方法 怎样? 生:这样很慢,如果数比较大了,像“10+9。”就不好数了。 师:你们觉得呢? (学生都点头表示同意。) 师:对呀,我也觉得如果数比较多时,就有些麻烦了。谁有简单的方法?3 生 2:我从 6 里面拿出 1 个给 9,这里就变成 10 了,再加上 5 个就是 15。 师:你们看,他想得多巧妙呀!从 6 里面拿 1 个给 9,就凑成 10 了,10 再加上 5 就是 15。对这种方法, 谁有问题要问他? 生:为什么拿 1 个给 9? 师:你可真会问!平时肯定是个爱思考的好孩子! 生:因为拿 1 个给 9,就凑成 10 了。这样好算。 师:说得真好!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其实这种方法老师可以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板书) 谁还有不一样的算法? 生 3:我先想如果是“10+6”,10+6=16,那“9+6”就等于 15。 师:这个想法很独特!老师先记下来:10+6=16,l6—1=15。你们有问题要问他吗? 生:为什么要减去 1? 生:因为我们要算“9+6”,比“10+6”少了 1 个,所以要减去 1。 师:刚才你问得真好,回答得也很好。老师想问问:为什么想到先算“10+6”呢? 生:因为 10+6=16,16—1=15,很好算。 师:噢,原来他借用好算的“10+6”帮助计算“9+6”,是个好方法! 【评析: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的过程。”从这个环节的设计和教学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师生思维因碰撞而激活,教学因生成而精彩。 首先,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民主、开放、探究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空间中充分发挥自身潜能, 尽情表达、质疑、交流。其次,教师在组织者、合作者与引导者的角色中不断变换,时而是学生学习的伙 伴,时而是学生的小助手,时而提出新的问题引领学生向思维的深处迈进。一个简单的“9+6”的计算, 却因教师巧妙设计和师生精彩的问答而变得充实、丰富、有价值。】 师:同学们刚才表现得真棒!我们开动脑筋,想出了 3 种不同的方法,都算出了“9+6=15”。在这些 方法里面,你最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 生 l:我喜欢第三种,因为先想 10 加几好算。 生 2:我喜欢第二种,因为先凑成 10,10 再加几很好算。 生 3:我喜欢第一种,因为我觉得一个个数很好数。4 师:刚才大家都说了自己喜欢的方法了,想知道老师最喜欢哪一种吗? 生:想! 师:我最喜欢第二种。像这样把它们先凑成 10 再计算的方法,还有一个名称呢,叫“凑十法”。老师 觉得用“凑十法”计算很简便。刚才我们每个人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以后计算就用你喜欢的方法, 比比看谁的方法能算得又对又快,好不好?会计算“6 +9”吗? 生:等于 15。 师: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因为“6+9”和“9+6”一样,只不过换了位置,都等于 15。 师:你可真聪明! 【评析:由于学生认知基础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不同的,教师充分考虑 到了这一点,所以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却不过早地 突出最优化。但是,作为这节课的一个基本知识点“凑十法”还是要向学生说明的,教师在此通过把“自 己最喜欢的一种计算方法”介绍给学生,不失为一个好时机和一种好做法。】 4.自主练习,深化整理。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计算出了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 生:15 名。 师:看到你们表现得这么棒,有一些数字宝宝想跟你们交朋友呢!快把它们从学具袋里请出来吧!今 天它们想请你们帮一个忙,你们看,它们有一些算式朋友悄悄地藏到这座数学城堡里去了。你们能帮它们 找一找吗? 生:能! 师:让我们赶快出发,用这节课上学到的本领试一试吧!先来看第一层是哪个朋友呢?“9+4=?”谁 来说说你怎么算的? 生:我想 10+4=14,14-1=13。 师:说得真好!看看第二层会是谁呢?“9+2=?”第三层:“9+7=?”第四层:“9+3=?”第五层: “9+5=?”最后一层,会是哪个算式呢?猜一猜。 生 1:9+6。 生 2:10+7。 生 3:9+8。 师:大家猜得都有可能,可这儿只有一层,到底是哪个算式呢?赶快来看看:“9+8=?”还有两个数 字宝宝没找到朋友呢,藏哪儿了?到这个城堡里找找吧!“9+9=?”(18。)最后一个就是“9+6”,刚才5 已经算出来了等于 15。 现在我们帮数字宝宝把朋友找到了,它们非常感谢你们,但是它们还有一个小小的愿望,你们能给这 些算式排排队吗? 生:先排得数是 11 的,再排 l2……最后排 18。 师:还有不一样的排法吗? 生:可以从大到小排起来。 师:同学们的方法都行。数字宝宝跟你们玩得很高兴,现在它们要排着整齐的队伍跟大家说再见了, 我们也要下课了。 【评析: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规律,寓教于乐是最好的教学方法。这个环节教师设计了 “帮数字宝宝找朋友”的游戏,将“9 加几”的练习融入数学城堡中,学生感兴趣,有神秘感,教学效果好。 并且最后一层让学生猜一猜会是哪个算式,学生一方面要观察已出现算式的特点,还要考虑没出现的算式 有哪些,可谓独具匠心。最后通过给算式排队,引起学生注意发现都是“9 加几”的算式,为后面的寻找规 律做好了准备。】 5.课堂小结,点出课题。 师:想一想,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 生:高兴! 师:老师也很高兴,因为这节课大家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找到了“9 加几”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最后老师告诉你们个小秘密,计算“9 加几”的得数都有规律,希望你们转动脑筋,仔细观察、思考,相信 这个秘密很快就会被你们发现!我们下节课再交流。 【评析:课的结尾,教师留下了一个伏笔,一方面与练习中排好队的算式相照应,另一方面也是引领 学生不断寻求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的意识,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总评】 “9 加几”是青岛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这部分内容是在 10 以内的加减法以及 20 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继续学习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以及学习多位数笔算加法、笔算乘法的 重要基础。 计算教学本身是抽象、枯燥的,如何将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饶有趣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 们的学习兴趣是低年级教学的重要前提。基于此认识,教师根据教材提供的情境图,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 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 索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交流、评价,从而自主构建知识。 具体来说,这节课的教学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6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将数学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学习实际相联系, 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让他们从生动、具体的背景材料中去发现、去探索 与之相关的数学问题,这不仅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 动,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这节课,老师从学校举办运动会出发,让学生 根据报名情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引出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学生从生活情境中进行观察、思考, 不仅能够很好地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 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 2.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大胆探索。 这节课在学生解决问题这一环节,教师首先让学生谈谈列式的理由,加深体会加法的意义,之后让学 生开展探究活动,借助学具自己想办法摆一摆、算一算,并把自己的做法与同桌交流,在此基础上全班反 馈交流。教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在低年级采用同桌合作,并以学生的独立思考为前提,组织学生展开 探究活动。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交流的时间和 空间,教师适时点拨、引导,从而保证了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3.构建开放课堂,鼓励算法多样化。 《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 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创设开放的课堂,在开放、 民主的课堂氛围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提问,开展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交流,从中体会解决问题 策略的多样化。 这节课,在学生独立探索出多种解决“9+6=?”的算法之后,教师首先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几种算法, 接着又提出了“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计算,为什么”的问题,在尊重创造、尊重个性的原则下,提倡学 生在共享思维成果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又把探究 活动推向了新的高潮。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