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比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27~29 页,比较。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感知物体之间的长短、高矮、轻重、多少的关系,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初步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2.经历比较事物的长短、高矮、轻重、多少的过程,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
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信息窗 1 的图片),我们和小明一起帮妈妈整理好了衣物,下面,咱们一起
把衣物放进衣橱吧!(出示信息窗 2 的图片)打开衣橱你看到了什么?
生 1:衣橱里挂着两条裤子。
生 2:一条红的,一条蓝的。
师:那这两条裤子,哪条长呢?
生 1:蓝色的长,红色的短。
生 2:红色的长,蓝色的短。
生 3:一样长。
【评析:通过创设把衣物放入衣橱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亲切感。教师
着重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挂得高低不向、长短很难判断的两条裤子,从而引发学生猜测,初步感知物体有
长有短,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欲望。】
2.自主思考,探究方法。
(1)比长短。
①探究比长短的方法。
师:怎样才能知道哪条裤子长呢?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把你的想法说给你们小组的同学听。
(小组交流合作)
师:哪个同学来说说你认为可以怎么比呢?
生 1:我可以一眼就看出蓝色的长。2
生 2:我觉得可以把两条裤子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比一比裤子的长短。
生 3:先用尺子量一量蓝裤子有多长,再量一量红裤子有多长,就知道哪条裤子长了。
生 4:用拃量一量两条裤子各有多长。
……
师:大家想了这么多办法,可是怎么样才能去试一试呢?
生:用纸条代替裤子比一比。
师:好,下面请将裤子的模型拿出来,比一比,试一试。
生(操作后):蓝色裤子长。
师:你能完整地说一说是蓝裤子比谁长吗?
生:蓝裤子比红裤子长。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你觉得哪种方法更简便一些?
生:一头对齐好比。
师:是的,我们在比较长短时,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板书:长短)
②应用方法解决问题。
师:(出示“自主练习”第 1 题铅笔图)哪支铅笔长一些?
生:第一支比第二支长。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左边对齐了,看右边就可以看出来第一支长。
师:你真有办法!那这两根吸管哪根短一些呢?
生 1:一样长。
师:为什么?
生 1:左边对齐了,右边也是对齐的。
生 2:第一根比第二根短。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虽然两根吸管的两端都对齐了,但是第二根是弯曲的,如果它伸直了,肯定比第一根长。
师:哦,你把弯的变成直的,这真是个好办法!看来,我们在观察时,不仅要看两边,还要看中间啊!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比较长短的方法。然后,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合作交流,体验方法
的多样化,并在动手操作中自主优化方法。学生充分参与了比较方法的形成过程,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学生探究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充分注重了思想方法的渗透。如:怎样比较出两条裤子的长短呢?教师引
导学生用学具代替裤子,注重渗透了替换的思想。在引导学生对比较结果进行叙述的时候,注重让学生说3
完整是谁比谁长,实际上是在渗透比较思想中的相对性。探究出方法后,教师及时出示练习进行巩固,并
适当地延伸,让学生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和比较方法的灵活性,形成认真、全面观察的习惯。】
(2)比高矮、轻重。
①探究比较方法。
师:仔细观察,衣橱旁边的博古架上有什么?
生:琉璃球、花瓶、瓷马。
师:想一想,这些物体可以比什么?
生:长瓷瓶比矮瓷瓶高。
生:矮瓷瓶比长瓷瓶矮。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一看就知道了。
生:这两个瓷瓶上面是一样高的,比一比下面就可以知道了。
师:你们可真有办法!还可以比什么?
生:长瓷瓶比矮瓷瓶重,矮瓷瓶比长瓷瓶轻。
师:比较两个瓷瓶,不仅可以比高矮,还可以比轻重。不过比轻重用眼睛看只是凭我们的经验,怎样
才能准确的知道呢?
生:应该用手掂一掂。
生:还可以用秤称一称。
师:对,这样就可以准确的知道轻重了。那还可以比什么?
生:红花瓶比蓝花瓶重。
生:左边的瓷马比右边的瓷马高。
②应用方法解决问题。
师:(课件展示“自主练习”第 2 题)认识吗?这是一个天平,轻重不一样时,重的一端下沉;轻重
一样时天平就平衡。比一比,请在重的后面打对号,轻的后面画圈。
生:菠萝重,苹果轻。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挂着菠萝的这一头下沉,说明菠萝比苹果重。
师:你很会观察。胡萝卜和青萝卜呢?
生:一样重。
生:青萝卜比胡萝卜重。4
师:现在是平衡的,两头应该一样重呀,怎么会说青萝卜比胡萝卜重呀?
生:这个盘子里有 3 个胡萝卜呢!青萝卜跟 3 个胡萝卜一样重,当然比 1 个胡萝卜重啦!
师:说得有道理!看来,要知道轻重,不仅要会看,还要会思考。
【评析:在研究比较长短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还有什么物体可以比,如何
比。在学生探索交流的过程中,让其达到熟练地对各种物体进行比较,并能准确选择比较的方式。同时,
注重引导学生形成同一组物体可以从长短、轻重等不同的方面进行比较的意识。】
3.联系实际,应用方法。
(1)“自主练习”3、4 题,比多少。
①“自主练习”第 3 题。
师:比一比,请按要求在书上画圈。
生:(展示图 1)蜜蜂比蝴蝶少,因为蝴蝶余着 1 只。
生:(展示图 2)锁比钥匙多,因为锁余着 1 把。
②“自主练习”第 4 题。
师:那海宝和福娃呢?
生:一样多。因为它们都没有余着。
生:不对!它们没对齐!
师:同学们看,是这样吗?比较时,一定要注重一一对应呀!
(2)“自主练习”5、6 题,比长短。
①“自主练习”第 5 题。
师:哪团线长?谁来指一指?
(学生指。)
师:她指得对吗?你是怎么比较的?
生:这团线大。
师:那么,除了比较线的长短还可以比较什么?
生:还可以比较哪团线大。
生:还可以比较哪团线的线粗。
师:谁来比一比?
生:…
②“自主练习”第 6 题。
师:同学们可真有办法!你能帮小明个忙吗?请看大屏幕,小明和妈妈、邻居家的小弟弟 3 个人比手5
的长短,你发现了什么?
生:小明的手比妈妈的手短。
生:小明的手比弟弟的手长。
师:到底谁的手最长?谁的手最短呢?
生:妈妈的手最长,弟弟的手最短。
(3)“自主练习”第 7 题。
师: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比长短、高矮、轻重、多少的方法。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事物可以比,
请同学们想一想。
生:可以比一比谁高。
生:可以比一比谁重…
师:是的。我们身上就有很多可以比的地方。看这两位小朋友,谁高?(课件出示第 7 题左图。)
生:男生高。
师:老师怎么看着是一样高啊。
生:女生站在板凳上才和男生一样高,他们两个要是直接比,肯定是男生高。
师:你说得真棒,还会推理呢。我们再来看这幅图,你知道哪根绳子长吗?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
组里面交流一下。(课件出示第 7 题右图。)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
师:这是一种从水井里打水的工具叫辘轳。哪根绳子长?
生:(手指右边的辘轳)这根长。因为这个地方粗,都绕 3 圈,所以这根长。
师:谁和他想的一样?同学们的小脑瓜都很聪明,不用直接比就能说出哪根绳子长。
【评析:教师设计的练习层次分明,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理解不断深入。教师在鼓励学生灵活应用比较
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感悟数学思想方法。教师通过,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自主
体验、运用一对应等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推理能力,并注重引领学生多方面、多角度观察与比较,养成全
面观察的能力。在完成基本练习后,又设计了学生的比较活动。借助学生比身高,再次让学生体会到比较
方法的重,要性以及比较结果的相对性,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和数学的魅力。】
4.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在帮妈妈做家务的同时,我们还学习了“比较”的知识(板书课题)。这节课你学会了什
么?获得了哪些方法?有什么感受?(课件展示)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生:我学会了比较长短、高矮、轻重、多少;我学会的方法是,比长短的时候,可以一头对齐,看另6
一头。我今天这节课学得很好,很高兴!
……
师: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都能像今天这样全面总结,相信大家会越来越棒!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情绪体验等方面对本课内容进行全面总结。虽然学生
刚入学不久,但由于教师明确提出了这三方面,因此有效帮助学生完成了自主总结。这三方面恰好是数学
活动经验的内涵,因此这个环节不仅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了梳理和概括的能力,而且有效
帮助学生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