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 审核组长 使用修改教师
课题 认识图形 课时 可使用 1 课时 使用日期
学习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学习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学习难点 在学会辩认和区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大环节 六个步骤 学习内容及组织形式 达标策略 设计意图
反馈
(4 分钟)
反馈复习的内容:
1、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
2、出示 ppt 认识图形,看谁认的最多。
复习巩固,
对应衔接。
导
学
自学
(10 分钟)
教师设置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如下:(要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而定)
球有什么特点?
什么是圆柱?
设想学生提出的疑问如下:
球有什么特点?
自学中发现
问题,提出
解决,有目
的学习(先
学后教)2
生疑
(4 分钟)
长方体和正方体哪里不同?
学生会的不
用讲解。概
括出需要讲
解的内容进
行下面的解
惑环节。互
动
达
标
解惑
(10 分钟)
教师讲解的重难点知识(重在于互动认知,方法指点):
(一)新课导入:
自由活动。
师生谈话:同学们,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盒子、积木,你一定非常想看看其他的小朋友都带
来什么东西,是吗?
师:下面,老师给大家一段时间,自由活动,可以看看自己小组的同学带来什么,也可以到别的小
组去看看,好吗?
设计意图:对于新入学不久的学生来说,小组活动经历的很少,对小组活动的内容、形式、要求都
不能准确地把握,教师必须注意引导和组织,为今后类似的活动打下基础。
(二)探究新知:
一、搭积木。
师:同学们,我让大家带来的东西带来了吗?想不想看看其他同学都带了什么东西?同位两个同学
先互相看一看、说一说、摸一摸。
设计意图: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摸一摸。让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交流碰撞,让不同的知识水平的学
教师巡回
指导,参
与到学生
的探索活
动中,了
解学生独
立思考和
合作的情
况。3
巩固或反思
(2 分钟)
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
生:……
师:你想用这些东西干什么?
师:下面我们就比一比,谁的手儿巧?(出示课题:谁的手儿巧)
学生活动。
1、分小组合作搭积木,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
2、各小组反馈搭积木的情况。
3、教师组织大家来欣赏每个小组的作品。
二、看一看,分一分
1、师:刚才每个小组的小朋友都发挥想象力,你们搭得真棒,真是一群小建筑师。现在请小朋友
认真观察你们都用了哪几种形状的积木?
2、师:你能把用的积木按他们的形状分分吗?
(1)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2)小组汇报分类情况。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分。
(3)教师小结,统一意见
(4)起名字。
根据大家分类的情况,鼓励学生给他们起个名字。学生有可能在幼儿园已经认识他们的名字,教师
要给予鼓励。
三、猜一猜。
教师:“我们认识的这四种不同形状的物体,猜一猜哪种形状的物体滚得最快?”
静默反思
回顾小结
梳理收获,
培养习惯。4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验证。小组汇报结果。
四、找朋友。
教师出示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的模型。提出问题“你能从教室中找到它们的朋友吗?”“在
生活中你还能找到他们的朋友吗?
设计意图:采用找朋友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更深一步。并调动
学生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强调学生学习的纪律性。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谈本节课收获,重点是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5
拓展或测验
(10 分钟)
典型训练题:
1. 连一连。
2.
(1)从左边起第(4)个是 ,第(1)个和第(5)是 。
(2) 的左边是(圆柱),右边是(长方体)。
3.比一比。
(②)最高,(①)最矮,(③)最粗,(②)最细。6
最大的是(②),最小的是(④)。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长方体:长长方方六张脸,相对两面一个样
正方体:正正方方六张脸,平平滑滑一个样
圆柱:上下圆圆一样大,放倒一推就滚动。
球:圆圆鼓鼓小淘气,滚来滚去不费力。
教后反思
1、教学时对教学要求把握得较好,主要通过对实物的摆
放接触,使学生对物体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
2、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增强学生间的交流互动,培养
了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求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来描述,
但对于说得较好的要给予鼓励肯定。
4、拓展速度,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长方
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适当渗透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7
为让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