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比较》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 审核组长 使用修改教师
课 题 《比较》 课 时 可使用 1 课时 使用日期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按指定标准或自定标准,会比较事物的大小、多少、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
2、在比较的活动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3、使学生经历具体比较活动的过程,学会比较的方法。
学习重点 会比较事物的大小、多少、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
学习难点 会比较事物的大小、多少、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
三大环节 六个步骤 学习内容及组织形式 达标策略 设计意图
反 馈
(4 分钟)
反馈复习的内容:
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帮妈妈把衣服整理好了,那么衣服整理好了该放在哪儿呢?(学生独
立回答)现在咱们一起去看一下小明和妈妈是怎样放的。
复习巩固,
对应衔接。 导
学
自 学
(10 分钟)
教师设置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如下:(要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而定)
看看这些衣服,你能看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自学中发现
问题,提出
解决,有目
的学习(先
学后教)2
生 疑
(4 分钟)
设想学生提出的疑问如下:
哪些事物能进行比较吗?
从哪些方面对事物进行比较?
学生会的不
用讲解。概
括出需要讲
解的内容进
行下面的解
惑环节。
互
动
达
标
解 惑
(10 分钟)
教师讲解的重难点知识(重在于互动认知,方法指点):
(一)新课导入:
一、初步感知,明确目的。
1、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帮妈妈把衣服整理好了,那么衣服整理好了该放在哪儿呢?(学
生独立回答)现在咱们一起去看一下小明和妈妈是怎样放的。
2、观察信息窗 2,并提出问题。
(1)小明和妈妈是怎样放衣服的?
(2)图中还有什么?你想对大家说什么?
二、探究新知。
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小明家的衣橱里都放了些什么东西?
1、教师引导提问:看看这些衣服,你能看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1)生独立思考。(有的可能看出衣服的多少,有的可能看出衣服的长短)
(2)小组讨论交流 。
静默反思
回顾小结
梳理收获,
培养习惯。3
巩固或反思
(2 分钟)
(3)全班交流讨论结果,引出对多少、厚薄的比较,引出课题。
在交流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用“谁比谁……”的形式表达比较的结果:妈妈的衣服
比小明的长,妈妈的衣服比爸爸的短……(渗透比较的相对性。)
2、引导:要知道那条裤子长,我们可以怎么做?
学生汇报:可以比一比,可以量一量。
3、引导学生看情景图;还可以比什么?
(1)还可以比花瓶 ,放在下面的花瓶比放在上面的花瓶高。
(2)还可以比马,大马比小马高。
(3)还可以比荷花圆球,大球比小球重。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4)还可以比小明和妈妈的高矮,妈妈比小明高。
(三)、巩固新知:
(1)补充练习:伸出各自的手观察 ,你发现了什么?(第几根手指比第几根…… 谁最长,谁最
短?)
(2)比较:除了衣服,再看看其他的东西,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自由发言,
交流想法。)
让学生先观察,再独立做,并说一说理由。
说一说,你还能比什么?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任何两个物体都可以进行比较,想一想都可以比什么?
(1)小组讨论,指名发言交流,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2)找一找,我们周围有没有可以比较的东西,你能提出一些关于比较方面的问题吗?(小组合4
作,采用比赛的形式,看哪个小组提的问题多,提的问题好。)
四、总结反馈。
这节课同学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拓展或测验
(10 分钟)
典型训练题:
1.比一比。
在长的后面画“√”。
在短的后面画“○”。
2.重的画“√”,轻的画“○”。
3.比一比,在多的后面画“√”。5
4.在少的后面画“√”。
板书设计
比较
比较:大小、多少、
轻重、高矮、
长短、远近、
宽窄、粗细、厚薄。
教后反思
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充分地操作,得到充分的体验。除了
教材中提供的素材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和身边的物品
练习比较。教师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通过练习掌握本节课的
内容,让学生形成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