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 的乘法口诀(信息窗 1)》教学建议
信息窗 1——观看单轮车表演
这幅情境图呈现的是两个小朋友观看杂技表演——骑单轮车的情境。主要信息是 5 辆车,每辆车上有 5
个人。通过两个人编儿歌的对话,引出对 5 的乘法口诀的探索。
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生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学会 5 的乘法口诀并能熟记,进一步理解乘法
的意义,能正确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时,教师可以从表演杂技的话题引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提出数学问题,鼓励学生接着女
孩提供的儿歌说下去,展开合作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
“你问我说”中有 1 个红点、1 个绿点问题。红点部分是 5 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绿点部分是 5 的乘
法口诀的应用。
红点标示的问题是:“3 辆小车几个人?4 辆、5 辆呢?”教材引导学生通过摆小棒来解决问题,再借
助儿歌编制 5 的乘法口诀,意在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编儿歌感受 5 的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深刻体会 5 的
乘法口诀的意义是“求几个 5 相加”。2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接着信息窗中的儿歌说下去。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但不要刻意追求语言的准确性,
重点是让学生关注儿歌中蕴含的数学内容。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需要补充数字的儿歌,让学生进行补充。
在补充儿歌的过程中,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填写,学生可能用学具摆一摆,也可能借助连加算式算一算,
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方法,最后全班交流。
儿歌的编制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计算相同加数连加的过程,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充分经历这个过程,为乘
法口诀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完成儿歌之后,可以由教师引出对 5 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充分利用儿歌
中“l 辆小车 5 个人……”写出乘法算式,编出 5 的乘法口诀。教学编制口诀时应注意两点:第一,向学生
说明乘法口诀的意义、结构及作用。第一,采取先扶后放的策略,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尝
试编制口诀。5 的乘法口诀与 5 个 5 个地数数联系比较密切,因此可以让学生借助 5 个 5 个地数数来记住 5
的乘法口诀,还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多种方法记忆。
绿点问题是:“台上一共有多少个黄灯笼?”教材先呈现了孩子分析题意的过程,即所求问题就是求 4
个 5 相加是多少,可以列加法算式,也可以列乘法算式,再根据“四五二十”这句口诀算出得数,意在让3
学生学会应用 5 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学绿点标示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要求台上一共有多少个黄灯笼就是求什么?怎
样列式?”把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再放手让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独立列算式,根据口诀写出得数,
最后交流是用哪句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进一步巩固 5 的乘法口诀。这里要注意渗透一句口诀对应两个乘
法算式。
“自主练习”第 1 题是看图说出几个几相加,先写加法算式,再写乘法算式,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的
形成过程。
第 2 题是一道记忆口诀的练习题。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地把口诀填完整,再让学生说说是怎样
填的,并说说哪些口诀好填,哪些口诀不好填,指导学生从记忆中搜索口诀的方法。练习结束后,可以指
导学生进行对口令游戏,借助游戏活动帮助学生熟记口诀。4
第 3 题是记忆 5 的乘法口诀的练习,引领学生熟记 5 的乘法口诀。
第 4 题提供的是看口诀说算式的练习形式。练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做几组,借助一句口诀可以说
出两个得数相同、因数位置不同的乘法算式,初步体会“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结果不变”的规律,巩固
口诀的应用。
第 5 题是一道沟通加法与乘法之间联系的题目。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先观察,然后填一填。在填的过程
中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再想一想是用哪一句口诀计算法算式。这道题列算式前面的填空部分的设置,
旨在向学生渗透应用题(传统说法)的结构(两个条件、一个问题)。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
讨论。5
第 6 题是一道比较大小的题目。通过练习,进一步夯实 5 的乘法口诀并熟练运用。